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及EKC检验

作者简介第7-9页
摘要第9-13页
ABSTRACT第13-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40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23-25页
        1.1.1 研究背景第23-24页
        1.1.2 研究目的第24-25页
        1.1.3 研究意义第2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5-38页
        1.2.1 空气污染的时空演化特征第25-28页
        1.2.2 空气污染的EKC检验第28-32页
        1.2.3 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的作用关系第32-36页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第36-38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8-40页
        1.3.1 研究内容第38-39页
        1.3.2 技术路线第39-4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数据来源第40-51页
    2.1 相关理论基础第40-46页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40-42页
        2.1.2 城市化发展的S型和对数曲线第42-43页
        2.1.3 新型城镇化与环境治理第43-44页
        2.1.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第44-46页
    2.2 理论框架构建第46-48页
    2.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第48-51页
        2.3.1 变量选择第48页
        2.3.2 数据来源第48-50页
        2.3.3 研究尺度第50-51页
第三章 中国环境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发展关系第51-72页
    3.1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第51-53页
        3.1.1 数据处理第51-52页
        3.1.2 研究方法第52-53页
    3.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时空格局演化第53-61页
        3.2.1 SO_2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第53-56页
        3.2.2 NO_2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第56-57页
        3.2.3 PM_(10)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第57-60页
        3.2.4 环境空气质量(IAQI值)的时空分布特征第60-61页
    3.3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区域差异第61-65页
        3.3.1 南北城市差异分析第62-63页
        3.3.2 东中西部城市差异分析第63-64页
        3.3.3 沿海内陆城市差异分析第64-65页
    3.4 城市发展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第65-70页
        3.4.1 人口城镇化率与空气质量关系第65-67页
        3.4.2 城市人口规模与空气质量关系第67-68页
        3.4.3 城市空间扩张与空气质量关系第68-69页
        3.4.4 城市产业水平与空气质量关系第69-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对空气环境影响的演化规律——基于面板数据的EKC检验第72-109页
    4.1 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第72-79页
        4.1.1 变量选择和处理第72-75页
        4.1.2 普通面板回归模型构建第75-77页
        4.1.3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构建第77-79页
    4.2 普通面板回归模型的EKC检验第79-92页
        4.2.1 面板数据检验第79-82页
        4.2.2 以人均GDP为主解释变量的EKC估计结果(GEKC)第82-87页
        4.2.3 以城市化率为主解释变量的EKC估计结果(UEKC)第87-90页
        4.2.4 模拟结果比较第90-92页
    4.3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的EKC检验第92-107页
        4.3.1 因变量空间自相关检验第93-99页
        4.3.2 以人均GDP为主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回归估计结果(SGEKC)第99-103页
        4.3.3 以城市化率为主解释变量的空间计量回归估计结果(SUEKC)第103-106页
        4.3.4 模拟结果综合比较第106-107页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与环境空气的双向作用关系——基于PVAR模型的检验第109-127页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第109-111页
        5.1.1 VAR模型原理第109-110页
        5.1.2 PVAR模型构建第110页
        5.1.3 数据处理第110-111页
    5.2 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的冲击响应分析第111-122页
        5.2.1 全国总体的脉冲响应过程分析第111-113页
        5.2.2 东中西部地区的脉冲响应过程比较第113-118页
        5.2.3 沿海内陆城市的脉冲响应过程比较第118-122页
    5.3 方差预测分解与政策启示第122-125页
        5.3.1 方差预测分解分析第122-123页
        5.3.2 空气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机理第123-124页
        5.3.3 双向作用的政策建议和启示第124-125页
    5.4 本章讨论与小结第125-127页
第六章 中国城市化与环境空气的耦合协调作用机制——基于CCDM模型第127-146页
    6.1 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第127-132页
        6.1.1 评价指标选取第127-129页
        6.1.2 指标权重确定第129-131页
        6.1.3 耦合协调模型第131-132页
    6.2 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综合指数时空演化分析第132-140页
        6.2.1 城市化综合水平发展及其时空演化格局第132-136页
        6.2.2 空气环境综合水平发展及其时空演化格局第136-140页
    6.3 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测度第140-144页
        6.3.1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及区域差异第140-141页
        6.3.2 耦合协调模式的判定及区域演化第141-143页
        6.3.3 空气治理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建议第143-144页
    6.4 本章讨论与小结第144-14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6-151页
    7.1 主要结论第146-148页
    7.2 创新点第148页
    7.3 研究展望第148-151页
致谢第151-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汉平原典型研究区有机磷农药分布特征及氧化还原机制研究
下一篇:高砷地下水系统中有机质来源及其对砷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