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国外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2 国内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4 创新点 | 第24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25-36页 |
2.1 基本管理学理论 | 第25-30页 |
2.1.1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 第25-26页 |
2.1.2 信息增值理论 | 第26-27页 |
2.1.3 规范化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1.4 激励理论 | 第28-29页 |
2.1.5 信息构建理论 | 第29-30页 |
2.2 相关计算机技术 | 第30-36页 |
2.2.1 语义网和本体 | 第30-32页 |
2.2.2 元数据和XML | 第32-33页 |
2.2.3 个性化推荐 | 第33-34页 |
2.2.4 编码技术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平台服务模式架构 | 第36-47页 |
3.1 服务模式概述 | 第36-37页 |
3.2 服务模式创新 | 第37-39页 |
3.2.1 平台原有服务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3.2.2 服务模式创新 | 第38-39页 |
3.3 服务模式架构设计的原则 | 第39-40页 |
3.4 平台服务模式架构设计 | 第40-47页 |
3.4.1 平台服务模式架构设计 | 第40-41页 |
3.4.2 服务模式的保障体系 | 第41-42页 |
3.4.3 服务模式功能模块 | 第42-47页 |
第四章 集成查询服务模式 | 第47-64页 |
4.1 集成查询服务的内涵 | 第47页 |
4.2 基于本体的集成查询关键技术 | 第47-56页 |
4.2.1 本体相关研究 | 第47-48页 |
4.2.2 本体构建方法 | 第48-51页 |
4.2.3 农作物种质资源本体模型构建 | 第51-56页 |
4.3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集成查询框架 | 第56-61页 |
4.3.1 语义元数据集成方案 | 第57-58页 |
4.3.2 农作物种质资源集成查询设计 | 第58-61页 |
4.4 集成查询服务实例 | 第61-64页 |
第五章 个性化服务模式 | 第64-73页 |
5.1 个性化服务的内涵 | 第64页 |
5.2 基于用户模型的个性化服务关键技术 | 第64-69页 |
5.2.1 用户模型 | 第64-65页 |
5.2.2 基于本体的用户模型构建方法 | 第65-67页 |
5.2.3 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用户模型构建 | 第67-69页 |
5.3 个性化推荐 | 第69-73页 |
5.3.1 基于内容和本体用户模型的个性化推荐 | 第69-71页 |
5.3.2 个性化推荐系统框架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数据分析服务模式 | 第73-88页 |
6.1 数据分析服务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 第73-74页 |
6.2 数据分析服务相关技术 | 第74-75页 |
6.2.1 基本的数据分析工具Excel | 第74页 |
6.2.2 空间数据分析工具DIVA-GIS | 第74页 |
6.2.3 专用数据分析软件R | 第74页 |
6.2.4 多维数据分析技术 | 第74-75页 |
6.3 数据分析实例 | 第75-88页 |
6.3.1 种质资源调查数据分析 | 第75-79页 |
6.3.2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数据分析 | 第79-88页 |
第七章 追踪性服务模式 | 第88-99页 |
7.1 追踪性服务的内涵 | 第88页 |
7.2 追踪性服务关键技术 | 第88-94页 |
7.2.1 原有分发系统及优化 | 第88-91页 |
7.2.2 分发编码设计 | 第91-92页 |
7.2.3 反馈手段辅助服务追踪 | 第92-94页 |
7.3 追踪性服务流程 | 第94页 |
7.4 追踪性服务实例 | 第94-99页 |
第八章 合作创新服务模式 | 第99-108页 |
8.1 合作创新服务的内涵 | 第99-100页 |
8.2 平台专题服务分析 | 第100-103页 |
8.2.1 平台开展的专题服务 | 第100-102页 |
8.2.2 平台专题服务的不足 | 第102-103页 |
8.2.3 影响平台专题服务效果的因素 | 第103页 |
8.3 合作创新服务模式 | 第103-108页 |
8.3.1 合作创新服务模型 | 第104-105页 |
8.3.2 合作创新服务流程 | 第105-107页 |
8.3.3 合作创新服务运行管理机制 | 第107-108页 |
第九章 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 第108-120页 |
9.1 服务绩效评价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 第108-109页 |
9.2 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109-113页 |
9.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109-110页 |
9.2.2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10-111页 |
9.2.3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第111-113页 |
9.3 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 第113-118页 |
9.3.1 资源整合维度下各要素服务绩效评价 | 第114页 |
9.3.2 服务成效维度下各要素服务绩效评价 | 第114-117页 |
9.3.3 平台整体服务绩效评价和一维指标下服务绩效评价 | 第117-118页 |
9.4 平台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 第118-120页 |
第十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0-122页 |
10.1 本文总结 | 第120页 |
10.2 研究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作者简历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