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三角法治文化的变迁机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以长三角区域作为研究范围的意义 | 第8页 |
(二) 长三角法治文化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三) 本文论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二、本文研究的现有文献简况 | 第9-11页 |
(一) 文化变迁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法治文化的研究 | 第10页 |
(三) 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本文的主旨与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第12页 |
(二) 比较分析的方法 | 第12页 |
(三)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四) 实证分析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本文论题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14-25页 |
一、长三角区域 | 第14-17页 |
(一) 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 | 第14-15页 |
(二) 经济意义上的长三角 | 第15-16页 |
(三) 政治意义上的长三角 | 第16页 |
(四) 法律意义上的长三角 | 第16-17页 |
二、法治文化 | 第17-19页 |
(一) 法治文化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法治文化的价值追求 | 第18-19页 |
(三) 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区别 | 第19页 |
三、长三角法治文化 | 第19-22页 |
(一) 长三角法治文化存在的必然性 | 第20页 |
(二) 长三角法治文化的内涵 | 第20-21页 |
(三) 长三角法治文化概念的发展 | 第21-22页 |
四、机理和变迁机理 | 第22-25页 |
(一) 机理 | 第22页 |
(二) 变迁机理 | 第22-23页 |
(三) 本文对变迁机理的理解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长三角法治文化的变迁历程及现状 | 第25-44页 |
一、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历程的层面分析 | 第25-33页 |
(一)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历程的物质层面分析 | 第25-26页 |
(二)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历程的制度层面分析 | 第26-31页 |
(三)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历程的观念层面分析 | 第31-33页 |
二、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历程的阶段划分 | 第33-35页 |
(一) 法治文化的初创期(1978-1988) | 第34页 |
(二) 法治文化快速成长期(1989-1998) | 第34页 |
(三) 法治文化稳定成长期(1999-2008) | 第34-35页 |
(四) 法治文化持续发展期(2009-2016) | 第35页 |
三、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的现状 | 第35-41页 |
(一) 建立法治政府纳入规划 | 第36页 |
(二) 服务和可持续成为法治目标 | 第36-38页 |
(三) 两省一市法治发展呈现出同质性 | 第38-39页 |
(四)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现状的区域性 | 第39-41页 |
四、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现状的基本特征 | 第41-44页 |
(一) 传统文化影响深刻 | 第41页 |
(二) 经济领域法律繁荣 | 第41-42页 |
(三) 现代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分析模型 | 第44-57页 |
一、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的动力因素 | 第44-49页 |
(一)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第44-45页 |
(二) 国家力量推动 | 第45-46页 |
(三) 公民对法治秩序的维护 | 第46-47页 |
(四) 地方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 第47-48页 |
(五) 不同动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8-49页 |
二、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的路径 | 第49-52页 |
(一)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路径概述 | 第50页 |
(二)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的主路径——诱致性变迁 | 第50-51页 |
(三)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的辅路径——强制性变迁 | 第51页 |
(四) 两种变迁路径的互动关系 | 第51-52页 |
三、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的模式 | 第52-57页 |
(一) 文化变迁的模式类型 | 第52-53页 |
(二)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模式类型 | 第53-54页 |
(三)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模式的运行条件 | 第54-57页 |
第四章 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利弊分析及思考 | 第57-64页 |
一、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积极方面 | 第57-59页 |
(一) 有利于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 第57页 |
(二) 有利于推动国家法治进步 | 第57-58页 |
(三) 有利于巩固区域的经济基础 | 第58-59页 |
二、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的消极方面 | 第59-60页 |
(一) 法治文化建设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 | 第59页 |
(二) 不同层面法治文化建设失衡 | 第59-60页 |
三、促进长三角法治文化变迁机理科学运行的思考 | 第60-64页 |
(一) 正确处理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的关系 | 第60-61页 |
(二)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地方法治的关系 | 第61页 |
(三) 正确处理不同层面法治文化建设的关系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