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双端虎克铰型并联六自由度平台运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简介第16页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第16-18页
    1.4 六自由度平台的应用第18-22页
        1.4.1 运动模拟器第18-20页
        1.4.2 微型并联机构第20页
        1.4.3 并联机床第20-21页
        1.4.4 娱乐设备第21-22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六自由度平台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第24-37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机构分析第24-25页
    2.3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运动学分析第25-29页
        2.3.1 位置反解第25-26页
        2.3.2 速度反解第26-27页
        2.3.3 加速度反解第27页
        2.3.4 运动学正解第27-29页
    2.4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结构设计第29-31页
        2.4.1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结构及技术参数第29-31页
    2.5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运动学建模及仿真第31-36页
        2.5.1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1-32页
        2.5.2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运动学仿真第32-34页
        2.5.3 仿真分析第34-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动力学和模态分析第37-49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六自由度平台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37-41页
        3.2.1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坐标系的建立第37-39页
        3.2.2 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第39-40页
        3.2.3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40-41页
    3.3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第41-42页
    3.4 模态分析第42-48页
        3.4.1 液压缸建模第42-44页
        3.4.2 液压缸的模态分析第44-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第49-59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液压伺服系统简介第49-50页
    4.3 液压系统的设计及各部件选型第50-58页
        4.3.1 液压系统油源的选择第50页
        4.3.2 液压伺服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第50-51页
        4.3.3 液压系统的设计第51-52页
        4.3.4 伺服液压缸的设计第52页
        4.3.5 液压缸传递函数的建立第52-53页
        4.3.6 液压泵的选择第53-55页
        4.3.7 伺服阀的选择第55-57页
        4.3.8 伺服阀传递函数的建立第57页
        4.3.9 位移传感器的选型第57-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第59-69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工作原理第59-60页
    5.3 控制系统硬件系统的简介第60页
    5.4 控制系统软件系统的简介第60-64页
        5.4.1 上位机软件部分简介第60-64页
    5.5 控制系统算法的研究第64-65页
        5.5.1 PID控制的简介第64-65页
        5.5.2 模糊PID控制的简介第65页
    5.6 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第65-68页
        5.6.1 模糊PID设计第65-66页
        5.6.2 基于simulink的控制部分仿真分析第66-68页
    5.7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OXD3,一个新发现的甲基化调控的结直肠癌抑癌基因
下一篇:平板电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