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缝隙电容谐振器测量汽轮机蒸汽湿度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汽轮机排汽湿度测量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汽轮机排气湿度测量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热力学法 | 第11-12页 |
1.2.2 光学法 | 第12-13页 |
1.2.3 微波谐振法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微波缝隙电容谐振器基本理论 | 第16-30页 |
2.1 微带线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2.1.1 微带线的主要特性参量 | 第17-19页 |
2.1.2 微带线设计方法 | 第19页 |
2.2 微带谐振器的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2.3 微波网络 | 第21-25页 |
2.3.1 微波网络参量 | 第21-25页 |
2.3.2 微波网络参量之间的关系 | 第25页 |
2.4 截止波导理论 | 第25-29页 |
2.4.1 矩形波导 | 第25-27页 |
2.4.2 圆波导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微带缝隙电容微扰法测量汽轮机排汽湿度原理 | 第30-39页 |
3.1 汽轮机排汽湿度等效介电特性 | 第30-33页 |
3.2 湿蒸汽介电常数对微带线电容影响 | 第33-37页 |
3.2.1 微带缝隙电容求法 | 第33-35页 |
3.2.2 湿蒸汽介电常数对微带缝隙电容影响 | 第35-37页 |
3.3 微带电容与谐振频率关系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微带电容谐振器模型设计及仿真 | 第39-52页 |
4.1 微带线介质层材料及谐振器工作频率选择 | 第39-41页 |
4.2 单缝隙微带电容谐振器模型 | 第41-43页 |
4.3 加宽微带线缝隙电容谐振器模型 | 第43-46页 |
4.4 加盖式微带缝隙电容谐振器模型 | 第46-49页 |
4.5 屏蔽盒模型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