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1 高技术产业 | 第13-15页 |
2.1.2 产业发展含义 | 第15页 |
2.2 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3 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第16-21页 |
3 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3.1 我国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8页 |
3.1.1 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第21-26页 |
3.1.2 高技术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3.2 我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 | 第28-32页 |
3.2.1 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规模差异较大 | 第28-29页 |
3.2.2 东中部行业规模差异明显,部分产业地理集中度高 | 第29页 |
3.2.3 内资企业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港澳台及外资企业在部分行业仍是主力军 | 第29-31页 |
3.2.4 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区域研发投入差异显著 | 第31-32页 |
4 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8页 |
4.1 研发经费投入 | 第32-33页 |
4.2 人力资本 | 第33页 |
4.3 外商直接投资 | 第33-34页 |
4.4 政府资金投入 | 第34页 |
4.5 经济发展水平 | 第34-35页 |
4.6 金融业 | 第35页 |
4.7 企业制度 | 第35-36页 |
4.8 企业规模 | 第36-38页 |
5 基于省级面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5.1 面板数据模型 | 第38-40页 |
5.1.1 面板数据模型的介绍 | 第38-39页 |
5.1.2 面板模型的选择 | 第39-40页 |
5.1.3 面板协整模型 | 第40页 |
5.2 数据资料来源及变量选取 | 第40-41页 |
5.2.1 变量选取 | 第40-41页 |
5.2.2 数据资料来源 | 第41页 |
5.3 模型的选择 | 第41-44页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5.3.2 单位根检验 | 第42页 |
5.3.3 协整检验 | 第42页 |
5.3.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5.4 东中西部三部分回归结果比较 | 第44-46页 |
5.4.1 东中部实证结果 | 第44页 |
5.4.2 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6 发展西部高技术产业的对策 | 第46-50页 |
6.1 扩大从业人员队伍,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第46-47页 |
6.2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银行的主体地位 | 第47页 |
6.3 加大R&D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政府投入 | 第47-48页 |
6.4 大力发展经济,形成适合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第48页 |
6.5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成果的转化 | 第48页 |
6.6 提高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推动高技术产业国际化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