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36页 |
1.2.1 精益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2 精益供应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1.2.3 船舶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9-35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35-36页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8-39页 |
第2章 船舶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39-53页 |
2.1 船舶工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 | 第39-44页 |
2.1.1 船舶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界定 | 第39页 |
2.1.2 船舶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第39-40页 |
2.1.3 船舶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 第40-43页 |
2.1.4 船舶工业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4页 |
2.2 精益供应链在国内外船舶工业企业的应用 | 第44-52页 |
2.2.1 精益供应链的思想体系 | 第44-48页 |
2.2.2 精益供应链管理在国内船舶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2.2.3 精益供应链管理在国外船舶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 第50-5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 | 第53-69页 |
3.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第53-56页 |
3.1.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第53-54页 |
3.1.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第54-55页 |
3.1.3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第55-56页 |
3.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基本组成 | 第56-68页 |
3.2.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 第56-58页 |
3.2.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 | 第58-60页 |
3.2.3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 第60-63页 |
3.2.4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库存控制 | 第63-65页 |
3.2.5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绩效评价 | 第65-66页 |
3.2.6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体系各部分的关联分析 | 第66-6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研究 | 第69-97页 |
4.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体系内容 | 第69-74页 |
4.1.1 按信息类型分的信息共享体系结构内容 | 第69-72页 |
4.1.2 按对象差异分的信息共享体系结构内容 | 第72-74页 |
4.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分析 | 第74-82页 |
4.2.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类型 | 第74-75页 |
4.2.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功能层级 | 第75-77页 |
4.2.3 信息共享的模式及其选择 | 第77-82页 |
4.3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路径 | 第82-92页 |
4.3.1 理论假设的提出 | 第82-85页 |
4.3.2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 第85-91页 |
4.3.3 研究结果讨论 | 第91-92页 |
4.4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激励 | 第92-95页 |
4.4.1 信息共享阻力分析 | 第92-93页 |
4.4.2 信息共享激励 | 第93-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5章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研究 | 第97-114页 |
5.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构建 | 第97-100页 |
5.1.1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原则 | 第97-98页 |
5.1.2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过程 | 第98-100页 |
5.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中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博弈分析 | 第100-113页 |
5.2.1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博弈模型构建 | 第100-102页 |
5.2.2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102-105页 |
5.2.3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机制 | 第105-11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6章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库存控制研究 | 第114-125页 |
6.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4-116页 |
6.1.1 驱动因素 | 第114-115页 |
6.1.2 精益因素 | 第115-116页 |
6.2 库存控制影响因素间假设关系框架及其内容 | 第116-119页 |
6.2.1 内部因素、精益因素和库存控制 | 第117-118页 |
6.2.2 精益因素及其中介作用 | 第118页 |
6.2.3 外部因素及其调节作用 | 第118-119页 |
6.3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库存控制的实证分析 | 第119-124页 |
6.3.1 库存控制的实证分析 | 第119-121页 |
6.3.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121-12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7章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研究 | 第125-147页 |
7.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25-126页 |
7.1.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 第125页 |
7.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25-126页 |
7.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模型 | 第126-130页 |
7.2.1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的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126-127页 |
7.2.2 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 第127页 |
7.2.3 评价指标赋权 | 第127-130页 |
7.2.4 最终评价得分的计算 | 第130页 |
7.3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130-146页 |
7.3.1 评价对象及样本的数据来源 | 第130-134页 |
7.3.2 评价指标的赋权 | 第134-141页 |
7.3.3 最终评价得分及排序 | 第141页 |
7.3.4 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141-14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8章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147-154页 |
8.1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147-148页 |
8.1.1 扶植船舶产业集群建设 | 第147页 |
8.1.2 采取合理的竞争规范政策 | 第147页 |
8.1.3 强化船舶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147-148页 |
8.2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行业对策 | 第148-151页 |
8.2.1 加强船舶行业内部领导机制改革和组织结构优化 | 第148页 |
8.2.2 建立船舶产品的生产流程规范和标准 | 第148-149页 |
8.2.3 加速船舶行业的高技术产业化演进 | 第149-151页 |
8.3 船舶工业企业精益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对策 | 第151-153页 |
8.3.1 加强综合性集成技术的应用 | 第151页 |
8.3.2 加强人才培养和企业间的文化沟通 | 第151-152页 |
8.3.3 构建并完善信息网络体系 | 第152页 |
8.3.4 开展企业间错位竞争 | 第152-153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结论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9-171页 |
致谢 | 第171-173页 |
附录 | 第173-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