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IL-17A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表达变化及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 第15-4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32页 |
1 材料 | 第17-22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17-20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21-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2 小鼠胫骨骨折内骨术(TFS) 模型制备 | 第22页 |
2.3 实验分组 | 第22-23页 |
2.4 ELISA | 第23页 |
2.5 Real-time PCR | 第23-25页 |
2.6 Western blotting | 第25-27页 |
2.7 行为学测定 | 第27-28页 |
2.8 免疫组化 | 第28-29页 |
2.9 免疫荧光分析 | 第29-30页 |
2.10 离体实验 | 第30-31页 |
2.11 计学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42页 |
3.1 IL-17A在TFS后外周和中枢显著增加 | 第32-39页 |
3.1.1 TFS后,IL-17A在血清中显著增加 | 第32页 |
3.1.2 TFS后,IL-17A在海马组织中显著增加 | 第32-33页 |
3.1.3 IL-17A抗体(Abs)缓解TFS后认知功能损害 | 第33-35页 |
3.1.4 IL-17A抗体降低TFS后中枢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 | 第35页 |
3.1.5 IL-17A抗体降低星形胶质细胞mRNA的表达 | 第35-36页 |
3.1.6 IL-17A抗体降低星形胶质细胞蛋白标记物的表达 | 第36-37页 |
3.1.7 Abs降低海马CA1、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数 | 第37-38页 |
3.1.8 Abs降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 第38-39页 |
3.2 离体研究 | 第39-42页 |
3.2.1 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和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纯化的鉴定 | 第39-41页 |
3.2.2 不同浓度的IL-17A对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第二部分:IL-17A是否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调控术后认知功能 | 第45-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1 材料 | 第46-47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46-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2.2 小鼠胫骨骨折内骨术(TFS)模型制备 | 第47页 |
2.3 实验分组 | 第47-48页 |
2.4 ELISA | 第48页 |
2.5 行为学测定 | 第48页 |
2.6 免疫荧光分析 | 第48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48-49页 |
结果 | 第49-56页 |
3.1 GFAPTK基因小鼠培育和验证 | 第49-50页 |
3.2 GFAPTK小鼠TFS后外周血清IL-17A显著增加 | 第50-51页 |
3.3 GFAPTK小鼠TFS后外周血清IL-17A显著增加 | 第51-52页 |
3.4 GFAPTK小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对TFC认知功能影响 | 第52-53页 |
3.5 GFAPTK小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对Y-maze认知功能影响 | 第53-54页 |
3.6 IL-17A对GFAPTK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59页 |
第三部分:IL-17A作用星形胶质细胞Act1/IRF-1 通路导致POCD的机制研究 | 第59-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1 材料 | 第60页 |
1.1 主要试剂 | 第60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1.3 试剂配制 | 第6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60页 |
2.2 小鼠胫骨骨折内骨术(TFS) 模型制备 | 第60-61页 |
2.3 实验分组 | 第61页 |
2.4 Western blotting | 第61页 |
2.5 免疫荧光分析 | 第61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61页 |
结果 | 第61-65页 |
3.1 anti-IL-17A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ct1/IRF通路 | 第61-62页 |
3.2 IL-17A激活星形胶质细胞Act1通路 | 第62-63页 |
3.3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改善术后认知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81页 |
综述 | 第81-109页 |
References | 第9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