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第1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高校发展背景 | 第9-10页 |
1.1.2. M大学简介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2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3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3.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3.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3.3. 小结 | 第17-18页 |
第4节 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4.1. 概念 | 第18-19页 |
4.2. PEST分析 | 第19页 |
4.3. SWOT分析 | 第19-21页 |
4.4. 波特五力分析 | 第21-22页 |
第2章 M大学发展战略的外部条件分析 | 第22-32页 |
第1节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第22-25页 |
1.1. 政策因素 | 第22页 |
1.2. 经济因素 | 第22-23页 |
1.3. 社会因素 | 第23-24页 |
1.4. 技术因素 | 第24-25页 |
第2节 M大学发展的外部机会(O) | 第25-29页 |
2.1.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第25-26页 |
2.2.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机遇 | 第26-27页 |
2.3. 合作科研培养项目较多 | 第27-28页 |
2.4. 对外交流活动丰富 | 第28-29页 |
2.5. 社会声誉上升 | 第29页 |
第3节 M大学发展的外部威胁(T) | 第29-31页 |
3.1. 竞争对手强劲 | 第29-30页 |
3.2. 排名下降 | 第30页 |
3.3. 品牌影响力低 | 第30-31页 |
第4节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第31-32页 |
第3章 M大学发展战略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32-40页 |
第1节 M大学发展的内部优势(S) | 第32-35页 |
1.1. 硬件设施齐全 | 第32页 |
1.2. 学科专业有特色 | 第32-33页 |
1.3. 师资队伍完备 | 第33-34页 |
1.4. 教研水平较好 | 第34-35页 |
1.5. 培养模式有创新 | 第35页 |
第2节 M大学发展的内部劣势(W) | 第35-38页 |
2.1. 发展资金不足 | 第35-36页 |
2.2. 人才不足 | 第36-37页 |
2.3. 思维模式守旧 | 第37页 |
2.4. 决策不科学 | 第37-38页 |
第3节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第38-40页 |
第4章 M大学发展战略选择 | 第40-50页 |
第1节 M大学发展战略SWOT分析 | 第40-41页 |
第2节 M大学战略定位 | 第41-44页 |
第3节 SO战略:打造大学科技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第44-45页 |
第4节 WO战略:与社会机构团体深度合作 | 第45-47页 |
第5节 ST战略:与竞争高校的联盟与合作 | 第47-48页 |
第6节 WT战略:走专而优的发展路线 | 第48-50页 |
第5章 M大学发展战略保障 | 第50-53页 |
第1节 制度保障 | 第50页 |
第2节 组织系统 | 第50页 |
第3节 科学管理 | 第50-51页 |
第4节 加强监督 | 第51页 |
第6节 人力保障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