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的固液两相流流型分析及阻力损失模型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页 |
1.2 管道输送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管道输送技术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管道输送技术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3 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及流型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国内外阻力损失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2 国内外流型分析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 第20-21页 |
1.4.1 数值模拟软件的选择 | 第21页 |
1.4.2 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固体物料相关特性的研究 | 第24-34页 |
2.1 物料特性测定 | 第24-27页 |
2.1.1 铁精矿的粒径及其分布测定 | 第24-26页 |
2.1.2 铁精矿的比重测定 | 第26-27页 |
2.2 物料浆体特性测定 | 第27-31页 |
2.2.1 铁精矿浆体静态沉降特性测定 | 第27-28页 |
2.2.2 铁精矿浆体流变特性测定 | 第28-29页 |
2.2.3 铁精矿浆体安息角和滑动角的实验测定 | 第29-31页 |
2.3 仿真实验参数的选择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4-46页 |
3.1 输送管道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4-37页 |
3.1.1 几何模型的创建 | 第34-36页 |
3.1.2 网格划分 | 第36页 |
3.1.3 初始化参数设置及边界条件处理 | 第36-37页 |
3.2 计算流体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2.1 连续性方程 | 第37页 |
3.2.2 动量方程 | 第37页 |
3.2.3 湍流方程 | 第37-38页 |
3.2.4 两相间相互作用力 | 第38页 |
3.3 基于FLUENT的多相流流场求解 | 第38-44页 |
3.3.1 流体模型及流体流动的描述 | 第38-39页 |
3.3.2 FLUENT软件的介绍 | 第39-40页 |
3.3.3 物理模型的选择 | 第40-41页 |
3.3.4 控制方程组的求解 | 第41-44页 |
3.4 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固液两相流流型仿真分析 | 第46-68页 |
4.1 充分发展状态 | 第46页 |
4.2 不同条件下管道流型变化规律 | 第46-66页 |
4.2.1 入口流速对管道流型的影响 | 第46-51页 |
4.2.2 固体颗粒浓度对管道流型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3 固体颗粒粒径对管道流型的影响 | 第54-57页 |
4.2.4 固体颗粒密度对管道流型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5 管径对管道流型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6 管道倾角对管道流型的影响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固液两相流阻力损失计算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68-86页 |
5.1 阻力损失原理的分析及常见的阻力计算模型 | 第68-70页 |
5.1.1 浆体管道输送阻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68页 |
5.1.2 阻力损失的几种类型 | 第68-69页 |
5.1.3 常见的阻力损失计算模型介绍 | 第69-70页 |
5.2 数值模拟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70-72页 |
5.2.1 伯努利方程 | 第70-71页 |
5.2.2 软件编程及数据处理 | 第71-72页 |
5.3 不同条件下阻力损失变化规律 | 第72-83页 |
5.3.1 清水阻力损失 | 第72-74页 |
5.3.2 输送流速对浆体阻力损失的影响 | 第74-76页 |
5.3.3 颗粒浓度对浆体阻力损失的影响 | 第76-77页 |
5.3.4 颗粒密度对浆体阻力损失的影响 | 第77-79页 |
5.3.5 颗粒粒径对浆体阻力损失的影响 | 第79-80页 |
5.3.6 管道管径对浆体阻力损失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7 管道倾角对浆体阻力损失的影响 | 第81-83页 |
5.4 水平管道阻力损失计算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83-84页 |
5.5 倾斜管道阻力损失计算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84-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98-100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软件著作权)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