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关于红色资源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 | 第14页 |
1.2.4 研究现状简析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32页 |
2.1 红色资源的概念、特征及价值 | 第17-24页 |
2.1.1 红色资源的概念 | 第17-20页 |
2.1.2 红色资源的特征 | 第20-21页 |
2.1.3 红色资源的价值 | 第21-24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意义 | 第24-28页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 第24-26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26-28页 |
2.3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契合性 | 第28-32页 |
2.3.1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史契合 | 第28-29页 |
2.3.2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契合 | 第29-30页 |
2.3.3 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目的契合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红色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 第32-40页 |
3.1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 第32-35页 |
3.1.1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 | 第32-33页 |
3.1.2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 | 第33-34页 |
3.1.3 提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实效 | 第34页 |
3.1.4 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 | 第34-35页 |
3.2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载体 | 第35-37页 |
3.2.1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物质载体 | 第35-36页 |
3.2.2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文化载体 | 第36页 |
3.2.3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活动载体 | 第36-37页 |
3.3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 第37-40页 |
3.3.1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价值内化 | 第37-38页 |
3.3.2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价值践行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红色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 | 第40-52页 |
4.1 促进红色资源开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丰富资源 | 第40-43页 |
4.1.1 立足思想性,促进红色资源深度开发 | 第40-41页 |
4.1.2 立足时代性,促进红色资源创新开发 | 第41-42页 |
4.1.3 立足可持续性,促进红色资源永续利用 | 第42-43页 |
4.2 加强红色资源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 第43-45页 |
4.2.1 整合创新传播媒介资源,拓宽红色资源传播渠道 | 第43-45页 |
4.2.2 改进完善传播载体形式,增强红色资源传播实效 | 第45页 |
4.3 推进红色资源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重要途径 | 第45-48页 |
4.3.1 红色资源教育进学校 | 第46页 |
4.3.2 红色资源教育进社区 | 第46-47页 |
4.3.3 红色资源教育进家庭 | 第47-48页 |
4.4 发展红色旅游,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生动平台 | 第48-52页 |
4.4.1 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突出红色旅游的思想渗透性 | 第48-50页 |
4.4.2 开发红色旅游活动项目,增强红色旅游的体验感受性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