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绿化建设论文--大地园林论文--其他论文

武汉市四所高校校园植物配置比较与景观效果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武汉市概况第12-13页
        1.2.1 行政区位第12页
        1.2.2 地形地貌第12页
        1.2.3 气候特征第12页
        1.2.4 河流、水系及水文第12-13页
        1.2.5 土壤第13页
    1.3 国内外高校校园景观发展历程及趋势第13-16页
        1.3.1 国外高校校园景观发展历程第13-14页
        1.3.2 国内高校校园景观发展历程第14页
        1.3.3 国内高校校园景观发展趋势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案第16-17页
    2.1 研究方法第16页
        (1)文献归纳法第16页
        (2)实地考察法第16页
        (3)理论研究法第16页
        (4)比较分析法第16页
    2.2 研究目的第16页
    2.3 研究方案第16-17页
第3章 高校绿地系统及植物景观研究的基本原理第17-21页
    3.1 高校校园绿地系统设计原则第17-18页
        3.1.1 设计总则第17页
            (1)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17页
            (2)时代性原则第17页
            (3)个性化原则第17页
            (4)以人为本的原则第17页
        3.1.2 设计细则第17-18页
            (1)地形第17-18页
            (2)水景第18页
            (3)休憩设施第18页
            (4)植物第18页
            (5)雕塑第18页
    3.2 植物景观设计的形式及分类第18-20页
        3.2.1 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形式第18-19页
            3.2.1.1 规则式第19页
            3.2.1.2 自然式第19页
            3.2.1.3 混合式第19页
        3.2.2 植物景观设计的种类第19-20页
    3.3 高校常见园林景观形式第20-21页
        3.3.1 规则式园林景观第20页
        3.3.2 古典式园林景观第20页
        3.3.3 人文景观第20页
        3.3.4 植物景观第20-21页
第4章 四所高校基本概况第21-23页
    4.1 武汉大学第21-22页
    4.2 华中农业大学第22页
    4.3 华中科技大学第22-23页
    4.4 华中师范大学第23页
第5章 四所高校校园植物种类及配置分析第23-33页
    5.1 武汉大学植物品种第23-26页
    5.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品种第26-29页
    5.3 华中科技大学植物品种第29-30页
    5.4 华中师范大学植物品种第30-32页
    5.5 四所学校不同功能分区植物配置第32-33页
第6章 四所高校植物景观效果分析第33-48页
    6.1 教学区植物景观第33-36页
        6.1.1 武汉大学第33-34页
        6.1.2 华中农业大学第34-35页
        6.1.3 华中科技大学第35页
        6.1.4 华中师范大学第35-36页
        6.1.5 教学区植物景观效果分析第36页
    6.2 学生生活区植物景观第36-39页
        6.2.1 武汉大学第37页
        6.2.2 华中农业大学第37页
        6.2.3 华中科技大学第37-38页
        6.2.4 华中师范大学第38页
        6.2.5 生活区植物景观效果分析第38-39页
    6.3 校园入口区植物景观第39-42页
        6.3.1 武汉大学第39-40页
        6.3.2 华中农业大学第40页
        6.3.3 华中科技大学第40页
        6.3.4 华中师范大学第40-41页
        6.3.5 入口区植物景观效果分析第41-42页
    6.4 道路植物景观第42-45页
        6.4.1 武汉大学第42-43页
        6.4.2 华中农业大学第43页
        6.4.3 华中科技大学第43-44页
        6.4.4 华中师范大学第44页
        6.4.5 道路植物景观效果分析第44-45页
    6.5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第45-48页
        6.5.1 武汉大学第45-46页
        6.5.2 华中农业大学第46页
        6.5.3 华中科技大学第46页
        6.5.4 华中师范大学第46-47页
        6.5.5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效果分析第47-48页
第7章 四所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效果小结第48-49页
    7.1 武汉大学第48页
    7.2 华中农业大学第48页
    7.3 华中科技大学第48页
    7.4 华中师范大学第48-49页
第8章 武汉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的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个人简介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体储层构型成因模式研究
下一篇:红色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作用及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