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体系的理解性学习的设计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问题提出第9-12页
    1.1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的价值第9页
    1.2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体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1.2.1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理解的重要性第9-10页
        1.2.2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不注意分散难点,实行梯度教学第10页
    1.3 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体系的学习现状第10-11页
        1.3.1 不能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桥梁第10页
        1.3.2 不能构建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0-11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页
    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3.1 国外关于理解性学习的研究现状第13页
    3.2 国内关于理解性学习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3.3 我国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4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4页
    4.1 理解第17页
    4.2 概念体系第17-18页
    4.3 理解性学习第18-22页
        4.3.1 理解性学习的特点第19页
        4.3.2 理解的六个维度第19-20页
        4.3.3 促进理解性学习的七个原则第20-22页
    4.4 化学理解性学习第22页
    4.5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理解第22-24页
        4.5.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理解与理解性学习的关联第23-24页
5 调查研究第24-28页
    5.1 研究目的第24页
    5.2 研究工具第24页
    5.3 研究对象第24-28页
6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知识体系第28-33页
    6.1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框架第28-29页
    6.2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体系的应用情境第29-31页
    6.3 概念理解与概念应用之间的关系分析第31-33页
7 促进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第33-46页
    7.1 制定理解性学习目标第34页
    7.2 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第34页
    7.3 促进理解的教学策略第34-37页
        7.3.1 情景教学策略第34-35页
        7.3.2 认知冲突策略第35页
        7.3.3 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第35-36页
        7.3.4 错误分析策略第36页
        7.3.5 “说化学”策略第36页
        7.3.6 “画”化学策略第36-37页
        7.3.7 梯度教学策略第37页
    7.4 教学环节设计第37-43页
    7.5 评价策略第43-46页
8 教学实践研究第46-52页
    8.1 研究工具第46-47页
    8.2 研究的对象第47页
    8.3 研究程序第47页
    8.4 数据分析第47-52页
9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9.1 研究结论第52页
    9.2 反思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5页
    附录1 关于学生的化学观及化学学习观的调查第56-57页
    附录2 实验后期的学生化学观和化学学习观的简单调查第57-58页
    附录3 氧化还原反应测试题第58-61页
    附录4 评分量表第61-63页
    附录5 对比的教学案例第63-64页
    附录6 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作品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层作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10-12世纪渤海移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