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遥感信息提取主要方法 | 第11-12页 |
1.4 遥感估产的主要方法 | 第12-14页 |
1.5 遥感数据简介 | 第14-16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19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2 气候 | 第17页 |
2.3 土壤与植被 | 第17-18页 |
2.4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苜蓿人工草地遥感信息提取 | 第19-32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19-22页 |
3.1.2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3.1.3 专题信息提取方法 | 第22-23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23-30页 |
3.2.1 苜蓿人工草地NDVI动态 | 第23-24页 |
3.2.2 利用NDVI加和法提取苜蓿人工草地 | 第24-25页 |
3.2.3 利用NDVI差值加和法提取苜蓿人工草地 | 第25页 |
3.2.4 利用非监督分类提取苜蓿人工草地 | 第25-26页 |
3.2.5 分类精度评价 | 第26-28页 |
3.2.6 阿鲁科尔沁旗苜蓿人工草地种植信息(2013-2015年) | 第28-30页 |
3.3 讨论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苜蓿人工草地多光谱遥感估产 | 第32-4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4.1.1 数据获取 | 第32-33页 |
4.1.2 植被指数选取 | 第33页 |
4.1.3 产量估算方法 | 第33-34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34-43页 |
4.2.1 苜蓿人工草地产量与植被指数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4.2.2 苜蓿人工草地多光谱估产建模 | 第35-37页 |
4.2.3 阿鲁科尔沁旗苜蓿人工草地产量空间格局与动态 | 第37-43页 |
4.3 讨论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苜蓿人工草地高光谱遥感估产 | 第46-55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5.1.1 野外数据采集 | 第46-47页 |
5.1.2 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48-53页 |
5.2.1 苜蓿光谱特征参数与产量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5.2.2 苜蓿人工草地光谱特征参数与产量建模 | 第49-53页 |
5.3 讨论 | 第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