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研究概述及其概念界定 | 第12-24页 |
一、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研究概述 | 第12-16页 |
(一)国外学者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学者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二、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一)俄罗斯学者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二)中国学者研究概述 | 第17-18页 |
三、刻意曲解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对比 | 第18-23页 |
(一)刻意曲解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二)刻意曲解与误解 | 第19-22页 |
(三)刻意曲解与偏离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言语行为理论和关联理论对刻意曲解的阐释 | 第24-33页 |
一、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的刻意曲解 | 第24-26页 |
(一)言语行为理论 | 第24-25页 |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刻意曲解的阐释 | 第25-26页 |
二、关联理论视域下的刻意曲解 | 第26-32页 |
(一)关联理论 | 第26-29页 |
(二)关联理论对刻意曲解的阐释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及运行机制 | 第33-56页 |
一、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 | 第33-42页 |
(一)说话人话语中经济的信息量 | 第33-34页 |
(二)说话人话语的不确定性 | 第34-42页 |
二、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运行机制 | 第42-55页 |
(一)违反同一律 | 第43-47页 |
(二)脱离或改变语境 | 第47-52页 |
(三)满足受话人的心理需求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语用效果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6-66页 |
一、俄语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语用效果 | 第56-61页 |
(一)维护面子 | 第56-57页 |
(二)调和冲突 | 第57-58页 |
(三)避免尴尬 | 第58-59页 |
(四)显示礼貌 | 第59页 |
(五)增强幽默 | 第59-60页 |
(六)力求讽刺 | 第60-61页 |
二、刻意曲解滥用带来的言语交际后果 | 第61-65页 |
(一)断章取义,背离真相 | 第61-62页 |
(二)强词夺理,逃避责任 | 第62-63页 |
(三)庸俗不雅,有损文明 | 第63-64页 |
(四)卖弄嘲讽,扰乱秩序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注释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