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4-21页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1 专业市场 | 第15-16页 |
1.2.2 税收贡献率 | 第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案例分析法 | 第18页 |
1.4.2 调查问卷法 | 第18-19页 |
1.4.3 博弈分析法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2.1 税收贡献率的内涵与不同分类标准 | 第21-22页 |
2.1.1 税收贡献率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不同分类标准下税收贡献率的差异 | 第21-22页 |
2.2 专业市场税收征管难题 | 第22-24页 |
2.2.1 市场商户 | 第23页 |
2.2.2 专业市场 | 第23页 |
2.2.3 税务部门 | 第23-24页 |
2.2.4 政府部门 | 第24页 |
2.3 专业市场税收征管效率 | 第24-25页 |
2.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第25-27页 |
第3章 专业市场税收贡献率的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3.1 选择天桥区专业市场作为案例对象的原因 | 第27-29页 |
3.2 天桥区专业市场税收征管的特征事实 | 第29-36页 |
3.2.1 纳税人类型 | 第29-30页 |
3.2.2 税收征管方式 | 第30页 |
3.2.3 纳税率 | 第30-33页 |
3.2.4 税收负担率 | 第33页 |
3.2.5 税收贡献率 | 第33-34页 |
3.2.6 专业市场与重点税源税收贡献率比较 | 第34-36页 |
第4章 专业市场税收贡献率走低的原因分析 | 第36-51页 |
4.1 宏观经济环境 | 第36-43页 |
4.1.1 宏观经济形势 | 第36-39页 |
4.1.2 电子商务冲击 | 第39-41页 |
4.1.3 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税收政策设计对税收贡献率的影响 | 第43-47页 |
4.2.1 增值税起征点 | 第43-45页 |
4.2.2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 | 第45-46页 |
4.2.3 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程度 | 第46-47页 |
4.3 税收征管难题对税收贡献率的影响 | 第47-51页 |
4.3.1 涉税信息掌握难度大 | 第47-49页 |
4.3.2 纳税人纳税意识差 | 第49-50页 |
4.3.3 协护税人员的激励不足 | 第50-51页 |
第5章 专业市场税收贡献率走低的博弈分析 | 第51-62页 |
5.1 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 第51-52页 |
5.1.1 地方政府 | 第51页 |
5.1.2 税务部门 | 第51页 |
5.1.3 市场管理者 | 第51-52页 |
5.1.4 个体商户 | 第52页 |
5.2 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 第52-62页 |
5.2.1 地方政府与税务部门之间、税务部门与市场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博弈 | 第52-53页 |
5.2.2 税务部门与个体商户的税收博弈 | 第53-57页 |
5.2.3 市场管理者与个体商户之间的单重博弈 | 第57-62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8页 |
6.2.1 区委区政府 | 第63-64页 |
6.2.2 税务部门 | 第64-66页 |
6.2.3 协税护税部门 | 第66页 |
6.2.4 专业市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1 60个专业市场 | 第71-73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73-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