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缺陷识别评价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第14-20页 |
2.1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1 质量 | 第14页 |
2.1.2 质量管理 | 第14页 |
2.2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 第14-17页 |
2.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第15页 |
2.2.2 领导作用 | 第15页 |
2.2.3 全员参与 | 第15-16页 |
2.2.4 过程方法 | 第16页 |
2.2.5 管理的系统方法 | 第16页 |
2.2.6 持续改进 | 第16页 |
2.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第16-17页 |
2.2.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第17页 |
2.3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 第17-20页 |
2.3.1 质量教育工作 | 第17页 |
2.3.2 标准化工作 | 第17页 |
2.3.3 质量信息工作 | 第17-18页 |
2.3.4 计量工作 | 第18页 |
2.3.5 企业内部的质量责任制 | 第18页 |
2.3.6 质量缺陷的处理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市政工程质量缺陷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 第20-25页 |
3.1 市政工程特点 | 第20页 |
3.2 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3.2.1 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 | 第20-21页 |
3.2.2 从作业要素的角度分析 | 第21-22页 |
3.3 市政工程质量缺陷的识别 | 第22-25页 |
3.3.1 道路基础 | 第22页 |
3.3.2 道路基层 | 第22-23页 |
3.3.3 道路面层 | 第23页 |
3.3.4 管道工程 | 第23-24页 |
3.3.5 桥梁工程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市政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对策评价 | 第25-34页 |
4.1 层次分析法构建决策模型 | 第25-26页 |
4.2 质量缺陷处理对策评价 | 第26-34页 |
第五章 H地区道路工程质量缺陷的调查与分析 | 第34-49页 |
5.1 道路工程质量缺陷的判定依据 | 第34页 |
5.2 道路工程质量缺陷的调查 | 第34-36页 |
5.3 道路工程质量缺陷的评价 | 第36-45页 |
5.3.1 现场检测的评价 | 第36-40页 |
5.3.2 样品室内试验的评价 | 第40-45页 |
5.4 道路工程质量缺陷的形成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5.4.1 一般质量缺陷成因分析 | 第46页 |
5.4.2 较大质量缺陷成因分析 | 第46-49页 |
第六章 H地区道路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措施 | 第49-56页 |
6.1 确定处理目标及进度计划 | 第49页 |
6.2 确定组织机构及职责 | 第49-51页 |
6.3 质量缺陷处理措施 | 第51-54页 |
6.3.1 施工准备 | 第51页 |
6.3.2 路基处理 | 第51-52页 |
6.3.3 道路结构 | 第52-53页 |
6.3.4 道路面层 | 第53-54页 |
6.4 对于防范和减少市政工程质量缺陷的建议 | 第54-56页 |
第七章 本文小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7.1 本文小结 | 第56页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