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携带凝集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和痘苗病毒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第9-12页
第一部分 携带凝集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和溶瘤痘苗病毒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第12-35页
    1.1 引言第12-15页
        1.1.1 肝癌治疗研究的概述第12页
        1.1.2 腺病毒和痘苗病毒治疗癌症的优势第12-13页
        1.1.3 凝集素在癌症研究中的作用第13页
        1.1.4 本研究中所用到的凝集素和所构建好的重组腺病毒和痘苗病毒第13-14页
        1.1.5 论文研究基础第14页
        1.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5-23页
        1.2.1 实验材料第15-17页
        1.2.2 实验方法第17-23页
    1.3 实验结果第23-33页
        1.3.1 SMMC-7721 稳转细胞株的结果鉴定第23页
        1.3.2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凝集素DIFBL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第23-24页
        1.3.3 MTT法检测凝集素DIFBL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第24-26页
        1.3.4 Western blot方法研究重组腺病毒对SMMC-7721 细胞的作用机制第26-27页
        1.3.5 利用免疫共沉淀检测Ad-SPL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第27-28页
        1.3.6 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痘苗病毒对SMMC-7721 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第28-29页
        1.3.7 利用转录组芯片检测凝集素对肿瘤细胞中多种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第29-33页
    1.4 结论与讨论第33-35页
第二部分 携带DIFBL、Hdd SBL凝集素与腺病毒载体连接的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机制研究第35-50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2.2.1 材料、试剂第36页
        2.2.2 方法第36-40页
    2.3 实验结果第40-49页
        2.3.1 融合蛋白的构建第40页
        2.3.2 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对Ad-EGFP感染肿瘤细胞的影响第40-42页
        2.3.3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病毒感染率第42-43页
        2.3.4 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对 Ad-DIFBL、Ad-PPA 感染肿瘤细胞的影响第43-44页
        2.3.5 Annexin V-FITC/PI 双标记流式分析细胞凋亡第44-45页
        2.3.6 MTT分析检测融合蛋白与病毒单独作用以及联合处理对U87-MG细胞的存活率第45-47页
        2.3.7 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与病毒单独作用或者联合处理U87-MG细胞后相关蛋白表达量第47-48页
        2.3.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F-k B信号通路是否激活第48-49页
    2.4 结论与讨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发表文章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服务接触理论的快递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靶向EGFR家族成员分泌PD-1抗体的CAR-T细胞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