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3 既往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1.3.1 国内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研究 | 第19-20页 |
1.3.2 安徽地区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研究 | 第20页 |
1.3.3 安徽近代天主教历史研究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天主教在安徽地区的传播及天主教堂的建造活动 | 第24-30页 |
2.1 天主教在华的传播历史 | 第24页 |
2.2 天主教在安徽的传播 | 第24-27页 |
2.2.1 天主教在安徽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2.2.2 安徽教区历史沿革 | 第25-26页 |
2.2.3 安徽地区天主教的修会和传教士 | 第26-27页 |
2.3 近代安徽天主教堂建造情况 | 第27-30页 |
2.3.1 清代安徽天主教堂的建造情况 | 第27-28页 |
2.3.2 民国时期安徽天主教堂的建造情况 | 第28页 |
2.3.3 安徽现存的近代天主教堂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安徽近代天主教堂建筑形式分析 | 第30-68页 |
3.1 平面型制 | 第30-36页 |
3.1.1 天主教堂平面型制概述 | 第30-32页 |
3.1.2 巴西利卡式平面型制 | 第32-33页 |
3.1.3 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式平面型制 | 第33-35页 |
3.1.4 希腊十字式平面型制 | 第35页 |
3.1.5 非典型平面型制 | 第35页 |
3.1.6 安徽近代天主教堂的平面型制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3.2 教堂朝向 | 第36-39页 |
3.2.1 天主教堂立面朝向概述 | 第36-37页 |
3.2.2 坐东朝西 | 第37页 |
3.2.3 坐西朝东 | 第37-38页 |
3.2.4 坐北朝南 | 第38页 |
3.2.5 坐南朝北 | 第38页 |
3.2.6 安徽近代天主教堂的立面朝向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3.3 材料与结构 | 第39-40页 |
3.3.1 天主教堂材料与结构概述 | 第39-40页 |
3.3.2 立面结构 | 第40页 |
3.3.3 立面材料 | 第40页 |
3.3.4 安徽近代天主教堂的材料与结构特征分析 | 第40页 |
3.4 立面风格 | 第40-46页 |
3.4.1 天主教堂立面风格概述 | 第40-43页 |
3.4.2 中式 | 第43页 |
3.4.3 中西合璧式 | 第43页 |
3.4.4 折衷式 | 第43-44页 |
3.4.5 罗马式 | 第44页 |
3.4.6 哥特式 | 第44-45页 |
3.4.7 安徽近代天主教堂的立面风格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3.5 立面装饰元素 | 第46-64页 |
3.5.1 天主教堂装饰元素概述 | 第46-49页 |
3.5.2 屋顶 | 第49-54页 |
3.5.3 门窗 | 第54-56页 |
3.5.4 立面柱 | 第56-57页 |
3.5.5 墙身装饰 | 第57-60页 |
3.5.6 檐部装饰 | 第60-62页 |
3.5.7 纹样装饰 | 第62-63页 |
3.5.8 台基 | 第63-64页 |
3.5.9 安徽近代天主教堂的装饰元素特征分析 | 第64页 |
3.6 基于语义本体的安徽近代天主教堂装饰元素分析 | 第64-67页 |
3.7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典型案例研究 | 第68-88页 |
4.1 聂圩天主堂 | 第68-72页 |
4.1.1 背景概况 | 第68页 |
4.1.2 区位选址:乡村 | 第68页 |
4.1.3 平面型制:巴西利卡式 | 第68-69页 |
4.1.4 教堂朝向:正南 | 第69页 |
4.1.5 材料与结构:抬梁式木构架 | 第69-70页 |
4.1.6 立面风格:中西合璧式 | 第70页 |
4.1.7 装饰元素:中国传统式+西方古典式 | 第70-72页 |
4.2 阚疃天主堂 | 第72-78页 |
4.2.1 背景概况 | 第73页 |
4.2.2 区位选址:乡镇 | 第73-74页 |
4.2.3 平面型制:拉丁十字式 | 第74页 |
4.2.4 教堂朝向:正东 | 第74-75页 |
4.2.5 材料与结构:抬梁式木构架 | 第75页 |
4.2.6 立面风格:哥特式 | 第75-76页 |
4.2.7 装饰元素:哥特式+中式 | 第76-78页 |
4.3 青阳耶稣圣心堂 | 第78-86页 |
4.3.1 背景概况 | 第78-79页 |
4.3.2 区位选址:县城内 | 第79-80页 |
4.3.3 平面型制:巴西利卡式 | 第80-81页 |
4.3.4 教堂朝向:正东 | 第81页 |
4.3.5 材料与结构:砖木结构 | 第81-82页 |
4.3.6 立面风格:折衷式 | 第82-83页 |
4.3.7 装饰元素:伊斯兰风格+罗马风 | 第83-86页 |
4.4 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附录1 皖政辑要记载的安徽近代天主教堂建造情况 | 第92-12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