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表及其英汉对照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 植物对低磷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2 SPX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3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大豆GmSPX3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第16-3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2.1 GmSPX3基因的克隆 | 第24-25页 |
2.2 GmSPX3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5-26页 |
2.3 基因枪法进行亚细胞定位 | 第26页 |
2.4 原生质体转化法进行亚细胞定位 | 第26-27页 |
2.5 磷含量测定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低磷处理大豆根系cDNA文库的构建和GmSPX3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30-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2.1 总RNA的提取和mRNA的分离纯化 | 第36-37页 |
2.2 酵母杂交cNDA文库的质量鉴定 | 第37-39页 |
2.3 诱饵载体的构建、自激活测试和毒性鉴定 | 第39-40页 |
2.4 互作蛋白的筛选和显色反应 | 第40页 |
2.5 候选基因的选择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1页 |
2.6 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一对一互作验证 | 第41-42页 |
2.7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进行一对一互作验证 | 第42-43页 |
2.8 GmUNE12和GmPosF2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酵母杂交cDNA文库构建的详细方法 | 第54-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