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城市土地资源的概念 | 第16页 |
2.2 城市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16-17页 |
2.3 城镇低效用地的概念 | 第17-19页 |
2.3.1 低效用地的概念 | 第17页 |
2.3.2 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 | 第17-18页 |
2.3.3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愿景 | 第18-19页 |
第3章 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概况 | 第19-30页 |
3.1 温州市区域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 第19-22页 |
3.1.1 区域概况 | 第19-20页 |
3.1.2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0-22页 |
3.2 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现状 | 第22-27页 |
3.2.1 区域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3.2.2 权属类型情况 | 第23-24页 |
3.2.3 地块类型 | 第24-25页 |
3.2.4 用地手续完备程度 | 第25-26页 |
3.2.5 地块拟开发情况 | 第26页 |
3.2.6 地块配套及环境状况 | 第26-27页 |
3.3 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特点及再开发前景 | 第27-28页 |
3.4 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历程 | 第28页 |
3.5 温州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目标 | 第28-30页 |
第4章 温州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遇到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4.1 土地房屋权属尚有历史遗留问题 | 第30页 |
4.2 开发模式单一,社会群体参与低效用地再开发改造积极性不高 | 第30页 |
4.3 拆迁安置补偿涉及诸多矛盾,顺利实施改造风险较大 | 第30-31页 |
4.4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再开发需求 | 第31-32页 |
4.5 改造规划利益分配有失协调,政府公共利益尚未充分保障 | 第32页 |
4.6 缺少科学规划,政策限制较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先天保障不足 | 第32-33页 |
第5章 温州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建议 | 第33-47页 |
5.1 分类处置,完善各类历史遗留用地手续 | 第33-34页 |
5.2 因地制宜,多渠道推进开发模式 | 第34-39页 |
5.2.1 在开发供地方式 | 第34页 |
5.2.2 再开发利用实施主体多样化 | 第34-35页 |
5.2.3 按类推进,再开发利用模式多样化 | 第35-39页 |
5.3 保障先行,做好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的政策处理 | 第39-40页 |
5.3.1 多种补偿安置方式并举,并给与优惠 | 第39页 |
5.3.2 保障先行,平稳过度 | 第39-40页 |
5.4 拓宽建设用地地类认定年限 | 第40页 |
5.5 统筹谋划,充分考虑低效用地再开发改造中各利害群体基本利益 | 第40-42页 |
5.5.1 合理制定低效用地再开发运行机制,充分考虑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 第40-41页 |
5.5.2 构建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 | 第41-42页 |
5.6 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保障,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 第42-47页 |
5.6.1 科学规划,建立稳妥有序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5.6.2 完善政策保障 | 第43-45页 |
5.6.3 加强领导,确保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取得实效 | 第45-47页 |
第6章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