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当代审视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1页
绪论第11-25页
    一、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综述第12-21页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1-22页
    四、主要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2-25页
第一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历史源流第25-51页
    第一节 “拜物教”概念考辨第25-34页
        一、对“拜物教”概念的词源学考察第25-27页
        二、“拜物教”研究学术史清理第27-30页
        三、“拜物教”与“异化”“物化”概念辨析第30-34页
    第二节 16-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现象考察——以欧洲文学作品为视角第34-41页
        一、16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第34-37页
        二、17-18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第37-38页
        三、19世纪欧洲文学作品中的拜物教第38-41页
    第三节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第41-51页
        一、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第41-44页
        二、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第44-47页
        三、赫斯的货币异化思想第47-51页
第二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第51-81页
    第一节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酝酿准备阶段第51-59页
        一、马克思对“拜物教”概念的初始应用第51-53页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第53-56页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拜物教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第56-59页
    第二节 19世纪50年代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第59-63页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拜物教的论述第59-61页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关于拜物教的论述第61-63页
    第三节 19世纪60年代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完成发展阶段第63-71页
        一、商品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第63-67页
        二、货币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中间环节第67-69页
        三、资本拜物教: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发展形态第69-71页
    第四节 以整体性的视野把握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第71-81页
        一、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第72-74页
        二、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74-77页
        三、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第77-81页
第三章 国外学者关于拜物教问题的新探索第81-107页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第81-94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第81-90页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的局限第90-93页
        三、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93-94页
    第二节 前苏联和东欧学者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第94-107页
        一、前苏联学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第94-99页
        二、东欧学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拜物教问题的探索第99-107页
第四章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第107-129页
    第一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第107-111页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浪潮第107-110页
        二、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第110-111页
    第二节 资本拜物教: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第111-120页
        一、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膨胀化第112-113页
        二、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投机化第113-114页
        三、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泡沫化第114-116页
        四、资本拜物教推动金融资本的全球化第116页
        五、后果与启示第116-120页
    第三节 市场拜物教: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第120-129页
        一、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拜物教性质第120-122页
        二、马克思对市场拜物教的批判第122-124页
        三、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的后果及启示第124-129页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透视第129-167页
    第一节 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拜物教现象第129-136页
        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第129-132页
        二、拜物教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第132-136页
    第二节 我国市场经济中拜物教现象的表现形式第136-155页
        一、我国生产领域的拜物教现象第136-141页
        二、我国流通(交换)领域的拜物教现象第141-146页
        三、我国分配领域的拜物教现象第146-149页
        四、我国消费领域的拜物教现象第149-155页
    第三节 正确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第155-167页
        一、我国市场经济中产生拜物教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第155-159页
        二、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现象与资本主义具有明显区别第159-163页
        三、不能因为拜物教现象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3-167页
第六章 有效遏制我国市场经济中拜物教现象的基本思路第167-199页
    第一节 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拜物教现象的现实可能性第167-175页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制度保证第167-169页
        二、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道路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物质基础第169-171页
        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内在依据第171-173页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的精神支撑第173-175页
    第二节 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拜物教现象的具体途径第175-191页
        一、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导向第175-177页
        二、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第177-180页
        三、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第180-182页
        四、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第182-185页
        五、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抓手第185-188页
        六、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保证第188-191页
    第三节 关于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前景展望第191-199页
        一、拜物教现象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日趋减少第191-193页
        二、遏制拜物教现象将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第193-196页
        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最终消除拜物教现象第196-199页
结语第199-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1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15-217页
致谢第217-219页
个人简历第219-223页

论文共2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下一篇: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以福建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