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主要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金融培训行业发展问题研究 | 第17-23页 |
2.1 我国金融培训行业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2.1.1 多层次的培训对象引发多化的培训需求 | 第18页 |
2.1.2 时效性与应用性并重 | 第18-19页 |
2.1.3 重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塑造 | 第19页 |
2.2 我国金融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研究 | 第19-23页 |
2.2.1 从以“课程为中心”向咨询、培训服务一体化转变 | 第20-21页 |
2.2.2 培训运营机制由中介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型 | 第21页 |
2.2.3 从单一课堂教学到多样化培训方式转变 | 第21页 |
2.2.4 金融企业培训由“外购”向“自产”方向转变 | 第21-23页 |
第3章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薪酬制度研究 | 第23-33页 |
3.1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2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与市场化培训机构的对比研究 | 第24-26页 |
3.2.1 人员结构 | 第25页 |
3.2.2 自有教师数量 | 第25页 |
3.2.3 自有课程数量 | 第25页 |
3.2.4 人均薪酬 | 第25-26页 |
3.3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3.3.1 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制约自身发展 | 第26页 |
3.3.2 业务品种和利润来源单一 | 第26页 |
3.3.3 专业性较差、创新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3.4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薪酬制度分析 | 第27-33页 |
3.4.1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现行薪酬制度分析 | 第27-29页 |
3.4.2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薪酬激励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3.4.3 A国有金融培训机构现行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第4章 培训机构员工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措施 | 第33-41页 |
4.1 突破政策壁垒,增加薪酬自主分配权 | 第33页 |
4.2 实施多职级、多职等的职位体系,助推机构与员工共同成长 | 第33-38页 |
4.2.1 行政管理序列的激励模式 | 第33-34页 |
4.2.2 一般管理岗位的激励模式 | 第34-35页 |
4.2.3 正式员工全部薪酬由四大部分构成 | 第35-37页 |
4.2.4 实施合理的组合薪酬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4.3 实施组合式绩效考核体系,构建薪酬与绩效的直接联系 | 第38-39页 |
4.4 建立中期和长期的激励机制,合理使用短期激励 | 第39-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