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旧石器文化与北京猿人文化关系的探讨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11-15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典型遗址概况 | 第15-34页 |
| 2.1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 第15-26页 |
| 2.1.1 小长梁遗址 | 第15-16页 |
| 2.1.2 东谷坨遗址 | 第16-18页 |
| 2.1.3 霍家地遗址 | 第18-19页 |
| 2.1.4 岑家湾遗址 | 第19-20页 |
| 2.1.5 东坡遗址 | 第20-22页 |
| 2.1.6 青磁窑遗址 | 第22-26页 |
| 2.2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 第26-31页 |
| 2.2.1 雀儿沟遗址 | 第26-27页 |
| 2.2.2 许家窑遗址 | 第27-30页 |
| 2.2.3 摩天岭遗址 | 第30-31页 |
| 2.3 泥河湾旧石器文化的特征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北京猿人遗址概况 | 第34-44页 |
| 3.1 北京猿人遗址研究简史 | 第34-35页 |
| 3.2 北京猿人文化石制品分析 | 第35-39页 |
| 3.2.1 原料分析 | 第35-36页 |
| 3.2.2 打片技术分析 | 第36页 |
| 3.2.3 毛坯类型 | 第36-37页 |
| 3.2.4 修理方法 | 第37页 |
| 3.2.5 工具组合 | 第37-38页 |
| 3.2.6 北京猿人文化的特征 | 第38-39页 |
| 3.3 北京猿人的年代和文化分期 | 第39-44页 |
| 第四章 泥河湾旧石器文化与北京猿人文化关系探讨 | 第44-57页 |
| 4.1 原料分析 | 第44-46页 |
| 4.2 石制品形态 | 第46-47页 |
| 4.3 打片技术分析 | 第47-49页 |
| 4.4 修理方法 | 第49-50页 |
| 4.5 工具组合 | 第50-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60页 |
| 5.1 原料及打片技术分析 | 第57页 |
| 5.2 修理方法 | 第57-58页 |
| 5.3 石制品形态及工具组合 | 第58页 |
| 5.4 讨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