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缘由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国内对于政府服务方式的研究 | 第11-13页 |
2.国外对于政府服务方式的研究 | 第13-16页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研究框架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研究的创新 | 第17-18页 |
2.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分析 | 第19-26页 |
(一)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特点 | 第19-21页 |
1. 政府统治及其特点 | 第19-20页 |
2. 政府管制及其特点 | 第20-21页 |
(二)服务型政府的定义与特点 | 第21-22页 |
1. 服务型政府的定义 | 第21-22页 |
2.服务型政府的特点 | 第22页 |
(三)政府服务方式创新在当下中国的政治价值分析 | 第22-26页 |
1.有利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及增强政府合法性 | 第22-23页 |
2.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23-24页 |
3.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 第24-26页 |
二、创新服务方式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求 | 第26-32页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 第26-27页 |
1.服务型政府的快速发展 | 第26-27页 |
2.服务方式落后的负面影响 | 第27页 |
(二)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推动 | 第27-29页 |
1.民众物质需求的复杂和分化 | 第28-29页 |
2.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 第29页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29-32页 |
三、政府原有服务方式的特点与缺陷 | 第32-39页 |
(一)政府原有服务方式与初步改进 | 第32-34页 |
1.政府原有服务方式 | 第32-33页 |
2.原有服务方式的初步改进 | 第33-34页 |
(二)政府原有服务方式的特点 | 第34-35页 |
(三)政府原有服务方式的自身缺陷 | 第35-39页 |
1.原有服务方式缺乏主动性 | 第35-36页 |
2.原有服务方式中使用网络的滞后性 | 第36-37页 |
3.原有服务方式导致市场和政府关系不明晰 | 第37-39页 |
四、服务型政府视域下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的实现路径 | 第39-51页 |
(一)完善公务员机制建设加强服务型人才的培养 | 第39-43页 |
1.公务员服务型观念的教育与培训 | 第39-40页 |
2.政府服务型人才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3.健全公务员保障和激励机制 | 第41-43页 |
(二)创新政府回应方式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 第43-45页 |
1.传统政府回应的优劣分析 | 第43-44页 |
2.主动性回应对于创新政府服务方式的价值分析 | 第44-45页 |
(三)运用网络新技术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 第45-49页 |
1.网络安全与政府透明度对于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性 | 第46-47页 |
2.构建电子政府推动网络政治的发展 | 第47-48页 |
3.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 第48-49页 |
(四)明确政府自身与社会、市场之间的界限 | 第49-51页 |
1.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政府与社会、市场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 第49-50页 |
2.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硕士期间主要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