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理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内外关于服务型政府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建国以来中国国家治理格局演变与能力变迁 | 第15-22页 |
一、全能型政府为导向的国家治理 | 第15-17页 |
(一)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 | 第15-16页 |
(二)政治体制实行党政一体化 | 第16-17页 |
二、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治理创新 | 第17-19页 |
(一)“服务型政府”理念提出 | 第17-18页 |
(二)明确政府职能,理顺主体关系 | 第18-19页 |
三、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诉求 | 第19-22页 |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 | 第19-20页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功能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22-37页 |
一、国家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能力的挑战 | 第22-26页 |
(一)社会分层与发展失衡 | 第22-23页 |
(二)非制度化参与困境 | 第23-24页 |
(三)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困境 | 第24-26页 |
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遭遇挑战 | 第26-30页 |
(一)现实考验 | 第26-27页 |
(二)执政认同危机 | 第27-29页 |
(三)政党领导力有待加强 | 第29-30页 |
三、社会治理能力不足 | 第30-33页 |
(一)重政府,轻社会 | 第30-31页 |
(二)重控制,轻协调 | 第31-32页 |
(三)重技术,轻理念 | 第32-33页 |
四、主流意识形态导向力削弱 | 第33-37页 |
(一)解释与发展难度升级 | 第33页 |
(二)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 | 第33-35页 |
(三)网络新媒体与社会舆情管控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分析 | 第37-50页 |
一、完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 | 第37-40页 |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 第37-38页 |
(二)构建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 | 第38-39页 |
(三)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 第39-40页 |
二、维护执政安全,提高执政能力 | 第40-44页 |
(一)降低执政风险,增强执政基础 | 第40-41页 |
(二)加强思想建设,维护执政认同 | 第41-42页 |
(三)提升政党领导力 | 第42-44页 |
三、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创新能力 | 第44-46页 |
(一)协调主体关系 | 第44页 |
(二)规范社会行为方式 | 第44-45页 |
(三)提升治理技术,丰富社会治理理念 | 第45-46页 |
四、坚持指导思想,巩固领导地位 | 第46-50页 |
(一)深化主流意识形态内容 | 第46-47页 |
(二)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 第47-48页 |
(三)加强网络舆情安全 | 第48-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