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铁路功率调节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铁路牵引供电谐波和负序治理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固定电容器补偿技术 | 第12页 |
·静止无功补偿器技术 | 第12-13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技术 | 第13-14页 |
·静止同步补偿器补偿技术 | 第14-15页 |
·铁路功率调节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铁路功率调节器的提出 | 第15-16页 |
·传统VSC拓扑结构铁路功率调节器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采用MMC拓扑结构新型铁路功率调节器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学位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牵引变压器的补偿原理分析 | 第23-35页 |
·牵引变压器结构与分析 | 第23-26页 |
·V/v牵引变压器 | 第23-25页 |
·Scott牵引变压器 | 第25-26页 |
·牵引变压器补偿原理 | 第26-34页 |
·电流补偿指令提取原理 | 第27-28页 |
·功率补偿指令提取原理 | 第28-30页 |
·V/v牵引变压器补偿指令分析 | 第30-33页 |
·Scott牵引变压器补偿指令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单相MMC数学模型和新型铁路功率补偿器 | 第35-48页 |
·三相MMC拓扑结构简介 | 第35-36页 |
·单相MMC的拓扑结构 | 第36-37页 |
·MMC子模块运行原理 | 第37-39页 |
·单相MMC数学模型 | 第39-42页 |
·时域坐标系下基本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两相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RPC拓扑结构与等效电气模型 | 第42-44页 |
·RPC基本结构 | 第42-43页 |
·等效电路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采用MMC拓扑的新型RPC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四桥臂RPC拓扑结构 | 第44-46页 |
·三桥臂RPC拓扑结构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MMC-RPC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48-82页 |
·双闭环控制的负序治理策略 | 第48-58页 |
·SOGI正交分量生成 | 第48-49页 |
·SPH-MMC内环控制器设计 | 第49-51页 |
·SPH-MMC外环控制器设计 | 第51-55页 |
·仿真分析 | 第55-58页 |
·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 第58-66页 |
·SPH-MMC直接功率控制 | 第59-61页 |
·MMC-RPC直流电压稳定设计 | 第61-62页 |
·仿真分析 | 第62-66页 |
·时域坐标系下两相三线式RPC的PIR控制策略 | 第66-71页 |
·补偿电流分析 | 第66-67页 |
·流谐振控制器设计 | 第67-68页 |
·环流抑制控制器 | 第68-69页 |
·仿真分析 | 第69-71页 |
·Park坐标系下的频率自适应PIR控制策略 | 第71-80页 |
·谐波功率分析 | 第72-73页 |
·内环PIR控制器 | 第73-76页 |
·仿真分析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MMC-RPC的环流分析与抑制策略 | 第82-94页 |
·MMC-RPC的环流背景分析 | 第83-84页 |
·SPH-MMC环流机理定量分析 | 第84-87页 |
·MMC-RPC环流抑制策略 | 第87-90页 |
·PI-CI控制器设计 | 第87-89页 |
·环流抑制策略 | 第89-90页 |
·仿真分析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7页 |
·主要工作回顾 | 第94-96页 |
·本课题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