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1-19页
ABSTRACT第19-23页
导论第23-43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3-26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36页
 三、研究方法第36-37页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第37-41页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的不足第41-43页
第一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第43-66页
 一、法律影响评估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43-49页
  (一) 法律影响评估的由来第43-47页
  (二) 法律影响评估的必要性第47页
  (三) 法律影响评估的可行性第47-49页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界定第49-53页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概念第49-51页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整合第51页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体系第51-53页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第53-57页
  (一) 指标体系建构的合法性原则第53-54页
  (二) 指标体系建构的合理性原则第54-55页
  (三) 指标体系建构的可行性原则第55-57页
  (四) 指标体系构建的系统优化原则第57页
 四、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第57-61页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时限第57-59页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地域第59-60页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法域第60-61页
 五、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第61-66页
  (一)确保立法的科学性第61-62页
  (二) 有助于测度和评估法治水平第62-63页
  (三) 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第63-66页
第二章 域外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第66-89页
 一、美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第66-73页
  (一)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确立第66-68页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基本内容第68-70页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量化第70-72页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第72-73页
 二、加拿大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第73-78页
  (一)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的建立第73-74页
  (二)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划分第74-75页
  (三)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量化第75-78页
  (四) 立法成本收益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第78页
 三、欧盟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第78-89页
  (一) 法律影响评估机制的构建第79-80页
  (二) 法律影响评估实施的基本程序第80-81页
  (三)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构成及其量化第81-87页
  (四)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优势与不足第87-89页
第三章 我国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计第89-100页
 一、域外经验之于我国的启示第89-95页
  (一) 域外经验的比较第89-92页
  (二) 欧盟内容和方法的借鉴第92-93页
  (三) 立足本土化的设计第93-95页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第95-97页
  (一)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第95页
  (二)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第95-96页
  (三)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第96-97页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划分的依据第97-100页
  (一) 不同模块化的评估组合第97-98页
  (二)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98-100页
第四章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第100-130页
 一、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的界定第100-109页
  (一) 社会影响评价的兴起第100-101页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的内涵第101-108页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的必要性第108-109页
 二、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第109-112页
  (一)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第110页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10-111页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第111-112页
 三、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第112-127页
  (一) 社会生活影响指标第112-114页
  (二) 社会就业影响指标第114-116页
  (三) 公共服务影响指标第116-120页
  (四) 社会基本价值影响指标第120-124页
  (五) 社会保障影响指标第124-127页
 四、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局限性第127-130页
第五章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第130-158页
 一、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第130-136页
  (一) 经济增长之谜第130-133页
  (二) 法律是关键的第133-135页
  (三) 法律的经济影响及其评估第135-136页
 二、部门法的经济影响界分及其评估第136-140页
  (一) 宪法的经济影响评估第137页
  (二) 实体法的经济影响评估第137-140页
  (三) 诉讼法的经济影响评估第140页
 三、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第140-144页
  (一)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第141-142页
  (二)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第142-143页
  (三)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位第143-144页
 四、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第144-158页
  (一) 宏观经济影响指标第144-149页
  (二) 市场机制影响指标第149-153页
  (三) 企业发展影响指标第153-155页
  (四) 消费者影响指标第155-158页
第六章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第158-185页
 一、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界定及实践第158-164页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内涵第158-159页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国内外实践第159-163页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经验总结第163-164页
 二、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第164-167页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内涵第164-165页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第165-166页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第166-167页
 三、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第167-182页
  (一) 土壤资源影响指标第167-169页
  (二) 水资源影响指标第169-171页
  (三) 气候影响指标第171-172页
  (四) 空气质量影响指标第172-173页
  (五) 固体废物影响指标第173-175页
  (六) 噪声影响指标第175-176页
  (七) 动植物资源影响指标第176-178页
  (八) 矿物资源影响指标第178-180页
  (九) 生态保护影响指标第180-182页
 四、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局限性第182-185页
第七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及测量方法第185-201页
 一、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第185-188页
  (一) 指标权重设置的原则第185-186页
  (二) 指标权重设置的主要方法第186-188页
 二、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数据收集第188-194页
  (一) 数据收集的主体第188-191页
  (二) 数据收集的方式第191-192页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92-194页
 三、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第194-201页
  (一)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第194-196页
  (二)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的定性分析第196-197页
  (三) 法律影响影响评估指标信度与效度审查第197-198页
  (四)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计算工具第198-201页
第八章 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应用的个案研究—以X市《供水管理规定》评估为例第201-225页
 一、评估准备第201-203页
  (一) 《供水规定》的成本收益数据来源说明第201-202页
  (二) 《供水规定》样本采集与问卷设计第202-203页
 二、评估过程第203-217页
  (一) 《供水规定》产生的影响成本第203-207页
  (二) 《供水规定》产生的影响收益第207-217页
 三、评估的结果第217-222页
  (一) 评估的净收益第217-218页
  (二) 《供水规定》的问题分析第218-220页
  (三) 《供水规定》完善的具体建议第220-222页
 四、评估指标应用的分析与总结第222-225页
附录一: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图表第225-233页
附录二:《供水管理规定》的调查问卷第233-239页
参考文献第239-248页
致谢第248-2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249-25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50页

论文共2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词运用研究
下一篇:社区社会网络与老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