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

社区社会网络与老年幸福

中文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21页
第一章 导论第21-64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21-25页
  (一) 选题背景第21-23页
  (二) 选题意义第23-25页
 二、研究综述第25-36页
  (一) 研究回顾第25-31页
  (二)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评论第31-36页
 三、研究设计第36-60页
  (一) 研究思路第36-39页
  (二) 研究方法第39-46页
  (三)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第46-50页
  (四) 资料收集第50-60页
 四、主要创新第60-64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64-96页
 一、核心概念第64-85页
  (一) 社区第64-70页
  (二) 社会网络第70-75页
  (三) 社会资本第75-80页
  (四) 幸福第80-85页
 二、相关理论第85-96页
  (一) 社区的相关理论第86-89页
  (二) 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第89-93页
  (三) 幸福的相关理论第93-96页
第三章 社区社会网络与老年幸福:社区内分析第96-122页
 一、局部中心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98-105页
  (一) 研究假设第98-100页
  (二) 假设检验第100-105页
 二、整体中心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105-112页
  (一) 研究假设第105-108页
  (二) 假设检验第108-112页
 三、特征向量中心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112-116页
  (一) 研究假设第112-115页
  (二) 假设检验第115-116页
 四、中间中心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116-122页
  (一) 研究假设第116-120页
  (二) 假设检验第120-122页
第四章 社区社会网络与老年幸福:社区间分析第122-155页
 一、社区类型的选择第122-124页
 二、社区类别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124-135页
  (一) 研究假设第124-126页
  (二) 假设检验第126-135页
 三、核心区域和散点区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社区差异第135-153页
  (一) 研究假设第135-138页
  (二) 核心边缘分析第138-149页
  (三) 假设检验第149-153页
 四、拥有同样局部中心度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社区差异第153-155页
  (一) 研究假设第153页
  (二) 假设检验第153-155页
第五章 后续分析第155-188页
 一、竞争性假设分析第155-159页
  (一) 老年人节点的局部中心度高低与其主观幸福感不一定成正比第155-157页
  (二) 单位小区在促进老年人幸福感上的作用不一定比商业小区更加积极第157-159页
 二、异常个案分析第159-167页
  (一) 某些局部中心度较高的老人幸福感反倒较低第159-161页
  (二) 某些局部中心度较低的老人幸福感反倒较高第161-165页
  (三) 相对于单位社区,某些老人更加喜欢商业社区第165-167页
 三、其他有趣的发现第167-181页
 四、老年人社区社会网络的幸福图谱第181-188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88-236页
 一、研究结论第188-192页
  (一) 基于假设检验的研究结论第188-190页
  (二) 基于后续分析的研究发现第190-192页
 二、基于需求分析的公共政策建议第192-234页
  (一) 基于性别分析的政策建议第193-198页
  (二) 基于年龄分析的政策建议第198-206页
  (三) 基于居住位置分析的政策建议第206-216页
  (四) 基于搬入时间分析的政策建议第216-224页
  (五) 基于交往明星分析的政策建议第224-231页
  (六) 基于共同行动分析的政策建议第231-234页
 三、其他政策建议第234-236页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236-244页
 一、研究不足第236-238页
  (一) 代表性问题第236-238页
  (二) 动态性问题第238页
 二、研究展望第238-244页
  (一) 对开放社区的研究第238-239页
  (二) 对脱域社区的研究第239-241页
  (三) 对交流社区的研究第241-242页
  (四) 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第242页
  (五) 对变迁社区的研究第242-244页
附录一第244-246页
附录二第246-249页
附录三第249-253页
附录四第253-273页
参考文献第273-290页
致谢第290-292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92-29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93页

论文共2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单纵模脉冲式1178nm激光器与新型双波长激光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