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 邵力子及其思想研究 | 第12-15页 |
2. 国民党人与五四新思潮研究 | 第15-16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 五四时期 | 第16-17页 |
2. 五四时期邵力子思想 | 第17页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从士绅到新知识分子 | 第18-28页 |
(一) 身世经历 | 第18-21页 |
(二) 历史处境 | 第21-25页 |
(三) 思想背景 | 第25-28页 |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倡 | 第28-35页 |
(一) 对苏俄与共产主义的认识 | 第28-30页 |
(二) 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 第30-33页 |
(三) 提倡阶级斗争 | 第33-35页 |
三、社会问题与社会改造 | 第35-50页 |
(一) 女子解放问题 | 第36-40页 |
1. 反对买卖女子 | 第36-37页 |
2. 提倡新式婚姻观 | 第37-38页 |
3. 倡导女子人权 | 第38-40页 |
(二) 学生问题 | 第40-44页 |
1. 提倡义务教育 | 第40-41页 |
2. 革新教育制度 | 第41-42页 |
3. 关注学生风潮 | 第42-44页 |
(三) 劳工问题 | 第44-50页 |
1. 同情工人遭遇,重视劳工地位 | 第45-46页 |
2. 支持工人罢工,建议组织工会 | 第46-47页 |
3. 实行“八点钟工制”,提倡工人教育 | 第47-50页 |
四、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出路 | 第50-58页 |
(一) 批评议会政治 | 第51-53页 |
(二) 讨论好人政府 | 第53-54页 |
(三) 鼓吹民众政治 | 第54-58页 |
五、五四时期邵力子思想评析 | 第58-68页 |
(一) 邵力子思想的时代特点 | 第59-64页 |
1. 在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 | 第59-61页 |
2. “主义”是救国救民的利器 | 第61-64页 |
(二) 邵力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及局限性 | 第64-68页 |
1. 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 第65-66页 |
2.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局限性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