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杰青”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1-13页
     ·写作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17-18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8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9-27页
   ·心理学相关理论第19-20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应用第19页
     ·罗森塔尔效应及应用第19-20页
     ·高原期现象及解决方法第20页
   ·管理学相关理论第20-23页
     ·人本管理原理及要求第20-21页
     ·团队概念及应用第21页
     ·激励理论及应用第21-22页
     ·双因素理论及其对"杰青"培养的启示第22页
     ·情绪智商第22-23页
   ·"杰青"条件和其他相关理论第23-26页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设立和申请条件第23页
     ·直接询问和深度访问概述第23页
     ·人才学相关理论第23-24页
     ·社会学相关理论第24页
     ·人力资源理论第24-25页
     ·人才生命周期理论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高校"杰青"培养现状及成长规律分析第27-34页
   ·高校"杰青"培养现状调研第27页
   ·调研结果分析第27-33页
     ·从青年人才个人角度探讨"杰青"必备条件和规律第27-30页
     ·学校、院、系及学术团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第30-32页
     ·部分"杰青"对"杰青"成长环境及培养模式的看法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杰青"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第34-42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杰青"培养现状简介第34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内调研情况分析第34-41页
     ·哈工程青年后备人才基本情况与培养现状第34-36页
     ·哈工程已经具备的条件及较好的措施第36-37页
     ·哈工程"杰青"培养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杰青"培养模式构建第42-49页
   ·"杰青"培养模式介绍第42-43页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第42页
     ·"杰青"培养理念第42-43页
     ·"杰青"培养目标第43页
     ·"杰青"培养模式第43页
   ·团队为基础的"金字塔"式"杰青"培养模式的构建第43-48页
     ·"杰青"培养机构第43页
     ·育苗工程第43-45页
     ·以团队为基础的"金字塔"式培养模式优点第45页
     ·团队组建第45-46页
     ·团队为基础的"金字塔式"培养模式运行要求第46-47页
     ·管理、激励和评价考核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对学校各层面"杰青"培养政策措施的建议第49-54页
   ·对学校层面政策措施的建议第49-50页
   ·对学院、系层面的政策措施建议第50-51页
   ·对有关职能部门层面的政策措施建议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60页
附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水平评价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指数测评方法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