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医典》古代医案的肺主宣降与哮病证治规律研究
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2-26页 |
一、肺主宣降理论探讨 | 第12-17页 |
(一)肺主宣降的源流 | 第12-14页 |
(二)肺主宣降的意义 | 第14-16页 |
(三)肺主宣降对其它脏腑功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二、哮病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一)现代医学对哮病的研究 | 第17-19页 |
(二)中医学对哮病的认识 | 第19-22页 |
三、肺主宣降与哮病的关系 | 第22-26页 |
(一)肺失宣降是哮病的主要病机 | 第22-23页 |
(二)宣降肺气是哮病的主要治法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医案研究 | 第26-6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6-31页 |
(一)文献来源 | 第26页 |
(二)医案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6-27页 |
(三)确定检索词 | 第27页 |
(四)文献资料的筛选、二次筛选 | 第27-30页 |
(五)数据的规范 | 第30-31页 |
(六)肺气失宣与肺气失降证候的判断 | 第31页 |
四、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应用 | 第31-65页 |
(一)软件介绍 | 第31-32页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三)数据库的建立 | 第33页 |
(四)结果分析 | 第33-6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65-71页 |
一、基于医案分析结果探讨哮病证治规律 | 第65-69页 |
(一)哮病的病因病机 | 第65-68页 |
(二)哮病的辨治思路 | 第68-69页 |
二、基于医案研究的肺主宣降与哮病证型相关性探讨 | 第69-71页 |
(一)肺气失宣主要证型 | 第69页 |
(二)肺气失降主要证型 | 第69-70页 |
(三)肺失宣降主要证型 | 第70页 |
(四)其它类证型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发表著作 | 第77-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