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 冻融前后精子的改变 | 第11-12页 |
2 褪黑素对生殖的保护作用 | 第12-16页 |
·褪黑素对生殖器官的保护作用 | 第12-13页 |
·褪黑素对副腺性器官的保护作用 | 第13页 |
·褪黑素对精子的保护作用 | 第13-16页 |
3 蛋白质组学概述 | 第16-17页 |
4 精子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第17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绵羊冻精的制备、精子蛋白定量与蛋白质组 2-DE 图谱的构建 | 第18-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材料 | 第18-21页 |
·所需试剂 | 第18-19页 |
·配制溶液 | 第19-21页 |
·所需仪器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7页 |
·精液的采集及稀释分组 | 第21-22页 |
·冻精制备 | 第22页 |
·精液解冻 | 第22页 |
·上游法分离精子 | 第22页 |
·精子蛋白制备 | 第22页 |
·蛋白质定量 | 第22-2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 第23-24页 |
·精子蛋白的溶解 | 第24-25页 |
·IPG 预制胶条解冻 | 第25页 |
·第一向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 第25-26页 |
·第二向 SDS-PAGE 电泳 | 第26-27页 |
·凝胶染色 | 第27页 |
·凝胶扫描及图像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29页 |
·两组精子冻融后活率比较结果 | 第27-28页 |
·蛋白定量结果 | 第28页 |
·两组蛋白质 SDS-PAGE 电泳结果 | 第28-29页 |
·蛋白上样量的确定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2页 |
·精子冻伤机理 | 第29-30页 |
·精子冷冻保护液 | 第30页 |
·褪黑素添加浓度 | 第30页 |
·蛋白定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0页 |
·蛋白的上样量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褪黑素对冷冻保存绵羊精子蛋白的影响 | 第32-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所需材料 | 第32-33页 |
·精子蛋白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配制溶液 | 第32-33页 |
·所需仪器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页 |
·精液的采集及稀释分组 | 第33页 |
·冻精制备 | 第33页 |
·精液解冻 | 第33页 |
·上游法分离精子 | 第33页 |
·冻鲜精精子蛋白制备 | 第33页 |
·蛋白质定量 | 第3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 第33页 |
·精子蛋白的溶解 | 第33页 |
·IPG 预制胶条解冻 | 第33页 |
·第一向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 第33页 |
·第二向 SDS-PAGE 电泳 | 第33页 |
·凝胶染色 | 第33页 |
·凝胶扫描及图像分析 | 第33页 |
·质谱检测 | 第33页 |
2 结果 | 第33-37页 |
·褪黑素对绵羊精子冻融后蛋白质表达差异影响的电泳图谱结果 | 第33-35页 |
·差异蛋白分析和鉴定 | 第35-37页 |
3 讨论 | 第37-41页 |
·芳基硫酸酯酶 A | 第37-38页 |
·21 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 33 | 第38页 |
·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 2 | 第38-39页 |
·烯醇酶 3 | 第39页 |
·c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 第39-40页 |
·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整体解释褪黑素对精子的作用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