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细菌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木聚糖的研究 | 第9-10页 |
| ·木聚糖的概述 | 第9页 |
| ·木聚糖的结构 | 第9页 |
| ·木聚糖的理化性质 | 第9-10页 |
| ·木聚糖酶的研究 | 第10-14页 |
| ·木聚糖酶分子结构和性质 | 第10-14页 |
| ·木聚糖酶的分子结构 | 第10-12页 |
| ·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 第12页 |
| ·木聚糖酶的p H稳定性 | 第12页 |
| ·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 ·木聚糖酶的底物特异性 | 第13-14页 |
| ·木聚糖酶的应用 | 第14-15页 |
| ·木聚糖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木聚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木聚糖酶在造纸和纸浆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木聚糖酶的其他应用 | 第15页 |
| ·木聚糖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选育 | 第16-17页 |
| ·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第17-18页 |
| ·研究瘤胃微生物的意义 | 第18-19页 |
| 2 引言 | 第19-20页 |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0-28页 |
| ·材料 | 第20-22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 ·牛瘤胃液 | 第20页 |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 ·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28页 |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2页 |
| ·无细胞瘤胃液的制备 | 第22页 |
| ·木聚糖分解菌的分离、筛选 | 第22页 |
| ·细菌的鉴定 | 第22-25页 |
| ·菌株形态学特征 | 第22页 |
| ·菌株的分子鉴定 | 第22-24页 |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24-25页 |
| ·产酶液体发酵 | 第25页 |
| ·粗酶液的提取 | 第25页 |
| ·木聚糖酶活力测定 | 第25-26页 |
| ·粗酶液降解体系的分析 | 第26页 |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6-27页 |
| ·酶学性质的研究 | 第27-28页 |
| ·酶反应的最适p H | 第27页 |
| ·酶反应最适温度 | 第27页 |
| ·酶的温度稳定性 | 第27页 |
| ·酶的p H稳定性 | 第27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 第27页 |
| ·SDS-PAGE检测木聚糖酶 | 第27-28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页 |
| ·木聚糖降解菌的筛选 | 第28页 |
| ·菌种的鉴定 | 第28-32页 |
| ·形态学鉴定 | 第28-29页 |
| ·BF菌株的分子鉴定 | 第29-31页 |
| ·BF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31-32页 |
| ·BF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2-34页 |
| ·不同碳源对BF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 ·不同氮源对BF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 ·磷酸氢二钠含量对BF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氯化钡含量对BF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发酵时间对BF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4页 |
| ·发酵条件优化后的酶活 | 第34页 |
| ·木聚糖酶酶学性质分析 | 第34-38页 |
| ·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第34-35页 |
| ·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 H | 第35页 |
| ·木聚糖酶的温度稳定性 | 第35-36页 |
| ·木聚糖酶的p H的稳定性 | 第36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粗酶液降解酶系分析 | 第37页 |
| ·SDS-PAGE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 5 结论和讨论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