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木聚糖 | 第9页 |
·木聚糖酶 | 第9-13页 |
·木聚糖酶来源 | 第9-10页 |
·木聚糖酶的分类 | 第10页 |
·木聚糖酶的理化性质 | 第10页 |
·木聚糖酶的催化机理 | 第10-11页 |
·木聚糖酶的应用 | 第11-13页 |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 | 第13-19页 |
·TAXI抑制蛋白 | 第13-14页 |
·XIP抑制蛋白 | 第14-16页 |
·TLXI抑制蛋白 | 第16-17页 |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2 前言 | 第19-20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小麦品种 | 第20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0页 |
·溶液和试剂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仪器设备 | 第21页 |
·实验步骤 | 第21-23页 |
·小麦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基因xip的克隆 | 第21页 |
·小麦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基因xip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纯化及蛋白性质分析 | 第21-22页 |
·小麦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基因xip在毕赤酵母中GS115的表达及蛋白性质分析 | 第22-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3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RT-PCR | 第24-25页 |
·xip基因的克隆 | 第25页 |
·重组菌株的获得 | 第25-26页 |
·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26页 |
·重组菌的表达检测 | 第26-27页 |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毕赤酵母的电击转化 | 第27页 |
·高拷贝整合转化子的筛选 | 第27-28页 |
·目的基因整合入酵母中的鉴定 | 第28页 |
·目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检测 | 第28页 |
·木聚糖酶指示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8页 |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活性的测定 | 第28页 |
·蛋白相对分子量的计算 | 第28-29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重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质谱测序 | 第29-30页 |
·重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纯化 | 第30页 |
·重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性质分析 | 第30-3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XIP基因的克隆 | 第32-36页 |
·小麦籽粒幼胚总RNA的提取 | 第32页 |
·RT-PCR 扩增 xip 基因 | 第32页 |
·xip基因的TA克隆 | 第32-33页 |
·xip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3-36页 |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基因XIP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 | 第36-38页 |
·pET21a- xip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大肠杆菌阳性转化子表达产物检测结果 | 第37-38页 |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基因XIP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 | 第38-42页 |
·pPIC9K-xip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毕赤酵母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 第39-41页 |
·外源蛋白表达量的测定 | 第41页 |
·重组蛋白的质谱测序 | 第41-42页 |
·重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性质分析 | 第42-46页 |
·最适抑制pH值的测定 | 第42页 |
·pH稳定性的测定 | 第42页 |
·最适抑制温度的测定 | 第42-43页 |
·温度稳定性的测定 | 第43页 |
·最佳反应时间的测定 | 第43-44页 |
·重组抑制蛋白剂量效应的测定 | 第44页 |
·抑制比例的测定 | 第44-45页 |
·重组抑制蛋白对不同类型木聚糖酶的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45页 |
·抑制类型的初步确定 | 第45-46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xi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情况讨论 | 第46页 |
·xip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情况讨论 | 第46-47页 |
·XIP抑制蛋白的性质比较 | 第47页 |
·XIP的抑制谱特性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ABSTRACT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