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虫草菌株诱变选育、固体栽培条件优化及粗多糖活性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20页 |
·北虫草的生物学特性 | 第8-10页 |
·北虫草生活史 | 第8页 |
·北虫草的分布 | 第8-9页 |
·北虫草的寄主 | 第9页 |
·北虫草的生物活性物质 | 第9-10页 |
·诱变育种 | 第10-13页 |
·自然突变 | 第10页 |
·物理诱变 | 第10-11页 |
·化学诱变 | 第11-13页 |
·复合诱变 | 第13页 |
·北虫草的人工培养 | 第13-15页 |
·北虫草的半人工培养 | 第13-14页 |
·北虫草的液体培养 | 第14-15页 |
·北虫草的固体培养 | 第15页 |
·虫草属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毒理学活性 | 第15-16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6页 |
·免疫活性 | 第16-17页 |
·保肝作用 | 第17页 |
·降血糖作用 | 第17-18页 |
·抗氧化延缓衰老活性 | 第18页 |
·其他活性 | 第18页 |
·立题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北虫草菌株的诱变选育 | 第20-33页 |
·引言 | 第2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0-22页 |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1-22页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22页 |
·溶液配制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北虫草斜面培养 | 第22页 |
·北虫草孢子的培养 | 第22-23页 |
·北虫草摇瓶培养 | 第23页 |
·亚硝基胍(NTG)诱变及致死率测定 | 第23页 |
·诱变菌株筛选 | 第23页 |
·子实体培养 | 第23页 |
·遗传稳定性考察 | 第23-24页 |
·期望值D 的计算 | 第24-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亚硝基胍(NTG)诱变及致死率测定 | 第26-27页 |
·各指标标准曲线 | 第27-29页 |
·北虫草诱变菌株的筛选 | 第29-30页 |
·北虫草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考察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北虫草诱变菌株固体栽培条件的优化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3-35页 |
·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期望值D 的计算 | 第35页 |
·北虫草诱变菌株固体栽培培养基优化 | 第35-37页 |
·北虫草诱变菌株固体栽培条件优化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北虫草诱变菌株固体栽培培养基组分优化 | 第38-44页 |
·北虫草诱变菌株固体栽培条件优化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4章 北虫草子实体粗多糖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9-51页 |
·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0-51页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51页 |
·溶液配制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北虫草子实体粗多糖的制备 | 第51-52页 |
·北虫草子实体粗多糖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粗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 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第53-55页 |
·粗多糖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第55-57页 |
·粗多糖对肺癌A549 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5章 成果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中文摘要 | 第71-73页 |
Abstract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