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诱导性启动子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Bt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前言第12页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第12-18页
     ·启动子的基本概念第12-13页
     ·植物启动子的基本特征第13页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第13-16页
       ·诱导型启动子第13-15页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第15页
       ·组成型启动子第15-16页
     ·启动子分离克隆的方法第16-17页
     ·启动子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启动子的稳定表达第17页
       ·启动子的瞬时表达分析第17-18页
       ·启动子缺失突变分析第18页
       ·启动子的改造第18页
   ·Bt 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第19-24页
     ·大豆的再生系统第19-20页
     ·大豆遗传转化的方法及进展第20-24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20-22页
       ·基因枪法第22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22-23页
       ·显微注射法第23页
       ·电激法第23页
       ·PEG 介导法第23-24页
       ·原位转化法第24页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转化方法第24页
   ·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24-26页
     ·植物耐盐机理第24-25页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机制第25页
     ·植物抗逆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25-26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玉米诱导性启动子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7-43页
   ·材料第27-28页
     ·植物材料第27页
     ·菌株第27页
     ·试剂第27页
     ·仪器设备第27页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27-28页
   ·方法第28-35页
     ·目的基因的选择第28-29页
     ·CTAB 法小量提取玉米基因组DNA第29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回收第29-31页
     ·目的片段与pMD18-T 载体的连接第31页
     ·连接产物酶切鉴定第31-33页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E. coli DH5α)第31-32页
       ·电转化E. 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第32页
       ·质粒的提取第32-33页
       ·阳性质粒酶切鉴定第33页
     ·阳性克隆的序列测定第33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34页
       ·目的基因片段获得与植物表达载体线性化第33-34页
       ·连接第34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及阳性质粒的获得第34页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34-35页
       ·热激根癌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EHA105)第34-35页
       ·热激根癌农杆菌的转化第35页
     ·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第35页
       ·PCR 鉴定第35页
       ·质粒酶切鉴定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STY 基因序列的克隆第35-37页
     ·STY 启动子序列分析第37-39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9-40页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40-41页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Bt 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第43-59页
   ·材料第43-44页
     ·植物材料第43页
     ·质粒与菌株第43页
     ·试剂第43页
     ·仪器第43页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43-44页
   ·方法第44-50页
     ·植物表达载体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第44-45页
     ·转化根癌农杆菌的鉴定第45-46页
       ·PCR 鉴定第45页
       ·质粒酶切鉴定第45-46页
     ·植物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发根农杆菌K599第46页
     ·转化发根农杆菌K599 的验证第46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的研究第46-48页
       ·大豆外植体的获得第46-47页
       ·菌液的制备第47页
       ·预培养、侵染和共培养时间以及抗性标记浓度的筛选第47页
       ·子叶节的转化第47-48页
     ·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 转化大豆的研究第48-49页
       ·大豆的萌发第48页
       ·生根的诱导第48-49页
     ·根癌农杆菌转基因大豆的PCR 检测第49页
       ·CTAB 法小量提取大豆DNA第49页
       ·PCR 检测第49页
     ·发根农杆菌转基因根的检测第49-50页
       ·转基因根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第49页
       ·转基因根的离体培养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根癌农杆菌转化子鉴定第50页
     ·发根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第50-51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大豆的获得第51-54页
       ·预培养时间的确定第51-52页
       ·侵染和共培养时间的确定第52页
       ·抗性标记浓度的筛选第52-53页
       ·转基因大豆的获得第53-54页
     ·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第54-55页
     ·根癌农杆菌转基因大豆植株初步检测第55-56页
     ·发根农杆菌转基因根的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第四章 结论第59-60页
   ·诱导性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9页
   ·大豆的遗传转化第59页
   ·展望第59-60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干旱诱导型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下一篇:北虫草菌株诱变选育、固体栽培条件优化及粗多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