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超高产玉米群体结构及光合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玉米超高产研究第12-13页
     ·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第13-15页
       ·株型的研究第13-14页
       ·叶面积指数的研究第14-15页
     ·玉米群体光合性能研究第15-17页
       ·光合速率的研究第15-16页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研究第16-17页
       ·叶绿素含量的研究第17页
     ·玉米种植密度研究第17-20页
       ·密度对光合性能的影响第18页
       ·密度对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第18-19页
       ·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第19-20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第20页
     ·试验地点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第20页
     ·供试玉米品种第20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0-21页
     ·试验设计第20页
     ·田间管理第20-21页
   ·调查项目及方法第21-22页
     ·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1页
     ·群体冠层指标的测定第21页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第21页
     ·干物质重的测定第21页
     ·茎杆强度的测定第21页
     ·测产及考种第21-22页
   ·数据处理第22-23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3-58页
   ·玉米群体的冠层特性第23-31页
     ·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第23-26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叶面积指数的比较第23-24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叶面积指数的比较第24-26页
     ·株高的动态变化第26-28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株高的比较第26-27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株高的比较第27-28页
     ·茎叶夹角的变化第28-31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茎叶夹角的比较第28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茎叶夹角的比较第28-31页
   ·玉米群体的光合特性第31-43页
     ·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1-34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第31-32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第32-34页
     ·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第34-37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光合速率的比较第34-35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光合速率的比较第35-37页
     ·蒸腾速率的动态变化第37-40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蒸腾速率的比较第37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蒸腾速率的比较第37-40页
     ·气孔导度的动态变化第40-43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气孔导度的比较第40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气孔导度的比较第40-43页
   ·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第43-48页
     ·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第43-45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单株干物质积累的比较第43-44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单株干物质积累的比较第44-45页
     ·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第45-48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比较第45-46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比较第46-48页
   ·茎杆强度的变化第48-51页
     ·同一玉米品种不同密度间茎杆强度的比较第48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茎杆强度的比较第48-51页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51-58页
     ·同一品种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的变化第51页
     ·相同密度不同品种间产量的变化第51-55页
     ·群体产量与光合指标和冠层指标的关系第55-58页
第4章 结论第58-60页
   ·玉米群体的冠层特性第58页
   ·玉米植株的光合特性第58页
   ·不同品种玉米产量的分析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虫草菌株诱变选育、固体栽培条件优化及粗多糖活性研究
下一篇:大豆抗旱、耐盐性鉴定及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