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若干模块的研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4页 |
| ·核磁共振成像仪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 第17-21页 |
| ·基本成像方法 | 第17-18页 |
| ·层面选择原理 | 第18-19页 |
| ·频率编码 | 第19-20页 |
| ·相位编码 | 第20-21页 |
| ·核磁共振成像仪框架 | 第21-2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接收通道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 | 第24-40页 |
| ·数据传输通道的设计 | 第24-25页 |
| ·数据传输通道的硬件设计 | 第25-28页 |
| ·协处理器芯片STM32F407ZG简介 | 第25-26页 |
| ·以太网接入芯片DM9161 | 第26-28页 |
| ·TCP/IP协议栈的移植 | 第28-35页 |
| ·TCP/IP简介 | 第28页 |
| ·LwIP简介 | 第28-29页 |
| ·LwIP协议栈在STM32上的移植 | 第29-35页 |
| ·接收通道软件设计 | 第35-38页 |
| ·STM32库及开发工具介绍 | 第35-36页 |
| ·利用LwIP的TCP网络应用 | 第36页 |
| ·数据的打包 | 第36-37页 |
| ·接收通道软件设计 | 第37-38页 |
| ·系统网速测试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发射通道的设计 | 第40-70页 |
| ·发射通道的理论基础 | 第40页 |
| ·本系统发射机结构 | 第40-41页 |
| ·发射通道的性能要求 | 第41-42页 |
| ·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 第42-44页 |
| ·发射通道电路设计 | 第44-57页 |
| ·高速DAC模块的选择 | 第44-45页 |
| ·DAC5689的寄存器控制 | 第45-46页 |
| ·DAC5689内部内插滤波器的设计 | 第46-49页 |
| ·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 第49-53页 |
| ·混频原理以及实现 | 第53-55页 |
| ·功率调制电路的选择 | 第55-57页 |
| ·发射通道的制版 | 第57-60页 |
| ·元器件布局 | 第58-59页 |
| ·发射板布线原则 | 第59-60页 |
| ·实际PCB版图 | 第60-61页 |
| ·发射通道的软件设计 | 第61-64页 |
| ·FPGA技术及其开发环境 | 第61-62页 |
| ·FPGA软件流程 | 第62页 |
| ·发射通道的数据格式 | 第62-64页 |
| ·发射通道系统测试 | 第64-70页 |
| ·测试工具 | 第64页 |
| ·输出频率的测量 | 第64-65页 |
| ·任意波形输出的测量 | 第65-66页 |
| ·基本脉冲性能的的测试 | 第66-70页 |
| 第四章 时钟树模块与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70-90页 |
| ·高精度同步时钟模块作用 | 第70页 |
| ·晶振介绍 | 第70-72页 |
| ·晶振的衡量指标 | 第71页 |
| ·晶振的选择 | 第71-72页 |
| ·时钟树的设计 | 第72-73页 |
| ·DDS模块的设计方案 | 第73-76页 |
| ·DDS芯片的选取 | 第74-75页 |
| ·滤波器电路设计 | 第75-76页 |
| ·AD9854硬件制作 | 第76-78页 |
| ·AD9854软件编程 | 第78-80页 |
| ·时钟分路器的选择 | 第80-81页 |
| ·时钟信号整体测试 | 第81-82页 |
| ·AD9854 60MHz时钟测试 | 第81-82页 |
| ·分路的10MHz波形的测试 | 第82页 |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82-83页 |
| ·电源模块的选择 | 第83-87页 |
| ·线性电源 | 第83-84页 |
| ·开关电源 | 第84-85页 |
| ·电源系统设计指标 | 第85页 |
| ·电源稳压芯片的选择 | 第85-87页 |
| ·电源模块总体原理图 | 第87-88页 |
| ·电源模块的检测 | 第88-90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