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非接触式呼吸检测及蓝牙通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呼吸信号的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呼吸信号的采集与显示 | 第12页 |
·非接触式呼吸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无线电微波法 | 第12-14页 |
·涡流法 | 第14-15页 |
·谐振电路调频法 | 第1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呼吸信号的非接触检测 | 第17-30页 |
·引言 | 第17页 |
·人体的呼吸 | 第17-18页 |
·呼吸基本过程 | 第17页 |
·呼吸运动原理 | 第17-18页 |
·人睡眠时的呼吸频率 | 第18页 |
·非接触式呼吸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18-21页 |
·主要设计思路 | 第18-19页 |
·电容调频法非接触式检测呼吸原理 | 第19-20页 |
·主要干扰因素 | 第20-21页 |
·测量电路设计 | 第21-29页 |
·振荡电路设计 | 第21-23页 |
·调频信号的解调 | 第23-25页 |
·信号的放大与滤波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呼吸信号的采集与蓝牙通信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采集系统简介 | 第30页 |
·程序主要功能 | 第30-36页 |
·呼吸信号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32-33页 |
·串口通讯功能的实现 | 第33-35页 |
·波形绘制功能的实现 | 第35-36页 |
·呼吸信号的蓝牙传输 | 第36-40页 |
·蓝牙技术简介 | 第36页 |
·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对比 | 第36-37页 |
·硬件的选择 | 第37-38页 |
·接口与功能 | 第38页 |
·蓝牙模块的控制 | 第38-39页 |
·发送功能的实现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呼吸信号的无线接收与显示 | 第41-48页 |
·引言 | 第41页 |
·Android 系统下的应用程序编制 | 第41-47页 |
·应用程序主要功能 | 第41-42页 |
·应用程序的具体实现过程 | 第42-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主分量分析在非接触式呼吸检测当中的应用 | 第48-69页 |
·引言 | 第48页 |
·非接触式呼吸检测系统介绍 | 第48-51页 |
·检测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解决方法 | 第50-51页 |
·主分量分析的简要介绍 | 第51-52页 |
·主分量分析的原理 | 第52-54页 |
·数据的协方差矩阵 | 第52-53页 |
·协方差矩阵的优化 | 第53-54页 |
·主分量的基本性质与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主分量的基本性质 | 第54-55页 |
·主分量的计算方法 | 第55页 |
·多传感器条件下的 PCA 特征提取算法 | 第55-59页 |
·PCA 特征提取算法的验证 | 第59-62页 |
·含有冗余和干扰的正弦信号特征提取仿真 | 第59-60页 |
·幅值渐变的正弦信号特征提取仿真 | 第60-61页 |
·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特征提取仿真 | 第61-62页 |
·PCA 特征提取算法在呼吸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62-67页 |
·检测电极维数的选择 | 第62-64页 |
·样本数量的选则 | 第64-66页 |
·混有干扰的呼吸信号特征提取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