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审前程序行政化问题突出 | 第9-10页 |
1、 一般案件逮捕由检察机关审查批准 | 第9-10页 |
2、 其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自行决定 | 第10页 |
3、 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自侦自捕 | 第10页 |
4、 法院拥有决定逮捕权 | 第10页 |
5、 侦查行为不可诉 | 第10页 |
三、 法律监督和司法审查的功能、定位及其关系 | 第10-19页 |
(一) 法律监督制度的功能和定位 | 第10-16页 |
1、 法律监督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法律监督的功能 | 第11-14页 |
(1) 保障人权功能 | 第12-13页 |
(2) 分权制衡功能 | 第13页 |
(3) 维护法治功能 | 第13-14页 |
3、 法律监督的定位 | 第14-16页 |
(1) 检察机关在国家机关中的定位 | 第14-15页 |
(2) 法律监督在监督体系中的定位 | 第15页 |
(3) 法律监督在诉讼中的定位 | 第15-16页 |
(二) 司法审查制度的功能和定位 | 第16-17页 |
1、 司法审查制度的概念 | 第16页 |
2、 司法审查制度的功能 | 第16-17页 |
(1) 保障人权功能 | 第16-17页 |
(2) 分权制衡功能 | 第17页 |
(3) 正当程序功能 | 第17页 |
3、 司法审查制度的定位 | 第17页 |
(三) 法律监督制度与司法审查制度的关系 | 第17-19页 |
1、 司法审查与法律监督的对立性 | 第18-19页 |
(1) 主体不同 | 第18页 |
(2) 性质不同 | 第18页 |
(3) 内容不同 | 第18-19页 |
2、 司法审查与法律监督的统一性 | 第19页 |
(1) 价值目标一致 | 第19页 |
(2) 立场要求一致 | 第19页 |
(3) 部分内容一致 | 第19页 |
四、 构建与法律监督并存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19-22页 |
(一) 审前程序诉讼化改造的核心是构建司法审查制度 | 第19-20页 |
1、 解决审前程序行政化问题意义重大 | 第20页 |
2、 目标是进行诉讼化改造 | 第20页 |
3、 核心是构建司法审查制度 | 第20页 |
(二) 法律监督与司法审查并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0-21页 |
1、 法律监督与司法审查并存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2、 法律监督与司法审查并存的可行性 | 第21页 |
(三) 构建司法审查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1、 立足国情原则 | 第21-22页 |
2、 逐步推进原则 | 第22页 |
3、 公平兼顾效率原则 | 第22页 |
五、 完善法律监督制度和构建司法审查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22-25页 |
1、 取消拘留延长 30 天的规定 | 第22-23页 |
2、 检察机关保留普通案件的审查逮捕权 | 第23页 |
3、 职务犯罪案件率先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 第23-24页 |
4、 取消人民法院决定逮捕权 | 第24页 |
5、 其他强制措施区分强度由法院审查或侦查机关自行决定 | 第24-25页 |
6、 对侦查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获得救济 | 第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