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区)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长治市概况 | 第8页 |
·地理概况 | 第8页 |
·历史沿革 | 第8页 |
·长治(市区)方言概况 | 第8-9页 |
·方言系属 | 第8-9页 |
·内部差异 | 第9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山西晋语语音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长治(市区)方言语音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 第14-16页 |
·语料来源 | 第14页 |
·体例说明 | 第14-16页 |
2 长治(市区)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16-28页 |
·声母系统 | 第16-17页 |
·韵母系统 | 第17页 |
·声调系统 | 第17-18页 |
·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8-28页 |
·声韵配合关系 | 第18-19页 |
·声韵调配合表 | 第19-28页 |
3 长治(市区)方言今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28-40页 |
·今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28-38页 |
·声母的比较 | 第28-30页 |
·韵母的比较 | 第30-37页 |
·声调的比较 | 第37-38页 |
·长治(市区)方言的音韵特点 | 第38-40页 |
4 长治(市区)方言语音特点分析 | 第40-57页 |
·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类型及演变分析 | 第40-42页 |
·阳声韵的合流 | 第42-44页 |
·入声舒化现象和舒声促化现象 | 第44-57页 |
·入声舒化现象 | 第44-50页 |
·舒声促化现象 | 第50-57页 |
5 长治(市区)方言的同音字表 | 第57-75页 |
6 结语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