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与传承--以莆田木兰溪华林段景观设计为例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相关概念解读 | 第16-18页 |
|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地域 | 第16页 |
| ·地域性 | 第16页 |
| ·地域文化 | 第16页 |
| ·地域文化景观 | 第16-17页 |
| ·城市滨水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 ·城市滨水区 | 第17页 |
| ·滨水景观 | 第17-18页 |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案例 | 第18-2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国内滨水景观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 ·地域性滨水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1页 |
| ·城市设计理论 | 第21-22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 ·历史文脉延续理论 | 第22-23页 |
| ·城市美学理论 | 第23页 |
| ·国内外滨水景观实践案例 | 第23-27页 |
| ·国外实践案例 | 第23-25页 |
| ·国内实践案例 | 第25-26页 |
| ·案例思考 | 第26-27页 |
| 4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元素构成 | 第27-38页 |
| ·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类型 | 第27-29页 |
| ·按用地性质分类 | 第27页 |
| ·按空间风格分类 | 第27-28页 |
| ·按空间形态分类 | 第28-29页 |
|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特性 | 第29-30页 |
| ·自然生态性 | 第29页 |
| ·空间开放性 | 第29页 |
| ·生态敏感性 | 第29页 |
| ·文化、历史性 | 第29-30页 |
| ·文脉延续性 | 第30页 |
| ·方向性及可识别性 | 第30页 |
|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元素构成 | 第30-37页 |
| ·自然景观 | 第30-32页 |
| ·人工景观 | 第32-37页 |
| ·滨水空间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第37-38页 |
| 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与传承 | 第38-57页 |
|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 | 第38-45页 |
| ·地域自然特征 | 第38-40页 |
| ·地域人文历史 | 第40-41页 |
| ·地域文化 | 第41-45页 |
|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第45-48页 |
|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45-47页 |
|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 | 第47-48页 |
| ·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 | 第48-49页 |
| ·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 第48页 |
| ·地域文化的挖掘运用对滨水景观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48-49页 |
| ·地域文化与滨水景观的融糅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 第49页 |
| ·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 第49-57页 |
|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体现的方式 | 第49-51页 |
|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体现的设计要点 | 第51-57页 |
| 6 实例分析——莆田木兰溪华林段景观设计 | 第57-95页 |
| ·基本概况 | 第57-60页 |
| ·莆田城区概况 | 第57页 |
| ·莆田地域文化特色 | 第57-60页 |
| ·项目背景 | 第60-66页 |
| ·项目基地现状 | 第60-63页 |
| ·设计范围 | 第63页 |
| ·基地现状分析 | 第63-66页 |
| ·景观设计构思 | 第66-72页 |
| ·方案总体思路 | 第66-68页 |
| ·与整体规划衔接 | 第68-69页 |
| ·总体景观设计 | 第69-72页 |
| ·各功能分区景观设计分析 | 第72-86页 |
| ·治水区——兰陂溯源 | 第72-76页 |
| ·护水区——黛溪翡翠 | 第76-77页 |
| ·乐水区——龙香忆贤 | 第77-80页 |
| ·亲水区——兰水羡鱼 | 第80-82页 |
| ·益水区——兰溪砥柱 | 第82-86页 |
| ·专项设计 | 第86-95页 |
| ·景观水位分析 | 第86-87页 |
| ·典型堤坝处理 | 第87-88页 |
| ·植物种植设计 | 第88-93页 |
| ·景观照明设计 | 第93页 |
| ·驳岸的处理 | 第93-95页 |
| 7 结论与启发 | 第95-99页 |
| ·结论 | 第95-97页 |
| ·启发 | 第97-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2-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