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1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相关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 ·相关基本概念研究 | 第16-19页 |
| ·生态高校 | 第16页 |
| ·植物景观规划 | 第16页 |
| ·生物多样性保育及价值 | 第16-19页 |
| ·景观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 第19页 |
| ·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当今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及高校植物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 第22-25页 |
| ·学校师生对高校环境需求 | 第22-24页 |
|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 3 生物多样性保育理念及其研究理论 | 第25-35页 |
| ·基于物种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 | 第25-26页 |
| ·空间异质性学说 | 第26页 |
| ·岛屿生物地理学说和集合种群学说的形成 | 第26页 |
| ·论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之间的联系 | 第26页 |
| ·基于生态系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的分析 | 第26-30页 |
| ·生态过程多样性的根本即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 | 第27页 |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实现生态系统过程的关键 | 第27-29页 |
| ·生态系统的层面性规律是多样性保护的关键 | 第29-30页 |
| ·景观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 | 第30-32页 |
| ·分析景观格局以及生物多样性 | 第30-32页 |
| ·分析景观格局以及空间尺度 | 第32页 |
| ·高校物质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规律 | 第32-35页 |
| ·师生物质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互动 | 第33页 |
| ·物质空间层面规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33-35页 |
| 4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理念的高校植物景观规划 | 第35-53页 |
| ·高校植物景观规划存在的误区 | 第35-37页 |
| ·校园规划未因地制宜,缺乏自身特色 | 第35页 |
| ·植物种类缺乏合理搭配,导致生态效益受到影响 | 第35页 |
| ·高校绿化建设与校园整体景观规划不协调 | 第35-36页 |
| ·校园植被过于依赖人工系统,自维持能力不足 | 第36页 |
| ·自然植被保护力度不足 | 第36页 |
|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 第36-37页 |
| ·高校植物景观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 ·合理配置原则 | 第37页 |
| ·生态多样性原则 | 第37页 |
| ·协调整体,凸显内涵原则 | 第37页 |
| ·以人为本,优化服务原则 | 第37页 |
| ·师法自然原则 | 第37-38页 |
| ·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兼顾原则 | 第38页 |
| ·功能分区原则 | 第38页 |
| ·高校植物景观规划措施 | 第38-51页 |
| ·生物多样性保育思路的借鉴 | 第38-40页 |
| ·多层次植物景观体系建设 | 第40-46页 |
| ·弹性空间的营造 | 第46-47页 |
| ·植物园规划传递高校特色 | 第47-49页 |
| ·合理分区规划 | 第49-51页 |
| ·合理运用科技,加强监管教育 | 第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5 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植物景观规划 | 第53-96页 |
| ·项目概况 | 第53-54页 |
| ·区位地域分析 | 第53-54页 |
| ·自然条件概况 | 第54页 |
| ·现状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 第54-64页 |
| ·区域规划现状 | 第54-55页 |
| ·植被调查分析 | 第55-61页 |
| ·校区植物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61-64页 |
| ·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区植物景观总体规划思路 | 第64-73页 |
| ·植物景观规划理念框架 | 第64-71页 |
| ·植物树种选择思路 | 第71-73页 |
| ·福建中医药大学旗山校园植物景观总体规划措施 | 第73-94页 |
| ·多层次植物景观布局 | 第73-77页 |
| ·营造弹性的生长空间 | 第77-79页 |
| ·保留并展示丰富的地域特色植物 | 第79-81页 |
| ·中草药专类园规划 | 第81-82页 |
| ·更换不符合场地条件的植物 | 第82-83页 |
| ·增加校园绿化率 | 第83-85页 |
| ·各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规划策略 | 第85-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96-98页 |
| ·结论 | 第96页 |
| ·讨论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