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式装载机工作机构的强度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挖掘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挖掘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挖掘机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挖掘式装载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4-16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 2 挖掘式装载机工作机构的运动学分析研究 | 第16-28页 |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16-18页 |
| ·各机构的几何分析 | 第18-26页 |
| ·回转台运动分析 | 第18-19页 |
| ·大臂机构运动分析 | 第19-21页 |
| ·小臂机构运动分析 | 第21-23页 |
| ·铲斗机构运动分析 | 第23-26页 |
| ·工作机构包络图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挖掘式装载机工作机构受力分析与计算 | 第28-52页 |
| ·理论挖掘力的计算 | 第28-38页 |
| ·铲斗的理论挖掘力 | 第28-29页 |
| ·小臂的理论挖掘力 | 第29-30页 |
| ·工作机构的理论挖掘力 | 第30-38页 |
| ·各部件的受力分析 | 第38-49页 |
| ·铲斗的受力分析 | 第38-42页 |
| ·小臂的受力分析 | 第42-44页 |
| ·大臂的受力分析 | 第44-47页 |
| ·横向力偏载的计入 | 第47-49页 |
| ·挖机力计算软件的设计 | 第49-51页 |
| ·MATLAB GUIDE 简介 | 第49页 |
| ·最大挖掘力的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 ·载荷分析软件的开发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挖掘式装载机工作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65页 |
| ·基于 Pro/E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 ·Pro/ENGINEER 软件简介 | 第52页 |
| ·各部件建模与装配 | 第52-54页 |
| ·三维模型的导入 | 第54-56页 |
| ·基于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 ·ANSYS 软件简介 | 第56页 |
| ·关键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6-63页 |
| ·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模型 | 第56-58页 |
|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58-59页 |
| ·确定部件边界条件并施加约束 | 第59-61页 |
| ·载荷位置的选择与施加 | 第61-62页 |
| ·求解 | 第62-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挖掘式装载机主要机构件的强度分析研究 | 第65-72页 |
| ·工况的确定和计算位置的选择 | 第65页 |
| ·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65-66页 |
| ·有限元强度分析方法 | 第65页 |
| ·静态强度分析的判定依据 | 第65-6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 ·工况一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工况二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工况三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7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