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定向进化与AtGSTZ包涵体消融原因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7页
 第一节 定向进化第12-21页
     ·突变文库的构建方法第12-16页
     ·高通量的筛选方法第16-17页
     ·定向进化技术的应用及前景第17-21页
 第二节 阿特拉津及阿特拉津氯水解酶第21-30页
     ·阿特拉津的简介第21-22页
     ·阿特拉津的应用现状第22-23页
     ·阿特拉津的除草机制第23页
     ·阿特拉津对环境的破坏第23-26页
     ·阿特拉津的生物修复第26-28页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AtzA)第28-30页
 第三节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介绍第30-39页
     ·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Zeta类简介第30-31页
     ·植物GSTZ的酶学功能第31-34页
     ·植物GSTZ的一级结构第34-35页
     ·植物GSTZ酶的高级结构第35-39页
 第四节 包涵体的简介第39-44页
     ·包涵体的形成第39-40页
     ·包涵体消除的方法第40-42页
     ·包涵体的处理第42-44页
 第五节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第44-45页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方法第44-45页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应用及展望第45页
 第六节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7页
第二章 AtzA活力提高进化子的获取及其结构分析第57-104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57-80页
     ·菌株与质粒第57-58页
     ·植物材料第58页
     ·试剂第58页
     ·引物第58-59页
     ·仪器第59页
     ·培养基第59-61页
     ·实验方法第61-80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80-99页
     ·AtzA突变文库的构建第80-85页
     ·雨生红球藻筛选体系第85-88页
     ·AtzA突变酶活力分析第88-92页
     ·AtzA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第92-99页
 第三节 讨论第99-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第三章 AtGSTZ不溶突变子形成或消融原因探索第104-130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104-110页
     ·菌株与质粒第104页
     ·试剂和工具酶第104-105页
     ·仪器第105页
     ·培养基第105-106页
     ·试验方法第106-110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110-122页
     ·AtGSTZ Ser73不溶突变子的重新筛选第110-112页
     ·AtSTZ的Ser73不溶突变文库的构建第112-113页
     ·AtGSTZ可溶突变子的获得及序列分析第113-115页
     ·AtGSTZ可溶突变子的溶解性第115-116页
     ·AtGSTZ可溶突变子的比活力第116-117页
     ·AtGSTZ可溶突变子的动力学参数第117-119页
     ·AtGSTZ可溶突变子的三维结构分析第119-122页
     ·AtGSTZ Ser73位点饱和突变库的结构与表面电荷分析第122页
 第三节 讨论第122-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0页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第130-133页
 第一节 结论第130-131页
 第二节 创新点第131页
 第三节 展望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教育经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页
 个人简介第134页
 教育经历第134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尔基体堆叠蛋白GRASP65和卵泡抑素样蛋白Fstl1的结构研究
下一篇:Fis蛋白在沙门氏菌中的全局调控网络及其对致病岛的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