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中楼》介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介词定义及分类 | 第8-10页 |
第二节 李渔与《蜃中楼》 | 第10-11页 |
1、《蜃中楼》作者及其成书 | 第10页 |
2、版本情况 | 第10-11页 |
3、《蜃中楼》语料时间定位和文本价值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第11-15页 |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表时间、处所 | 第15-30页 |
第一节 处所介词 | 第15-25页 |
1、在 | 第15-16页 |
2、自 | 第16-17页 |
3、从 | 第17-18页 |
4、于 | 第18-19页 |
5、由 | 第19页 |
6、就 | 第19-20页 |
7、向 | 第20-21页 |
8、到 | 第21-22页 |
9、至 | 第22-23页 |
10、往 | 第23页 |
11、当 | 第23-24页 |
12、望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时间介词 | 第25-30页 |
1、自 | 第25页 |
2、从 | 第25-26页 |
3、于 | 第26-27页 |
4、在 | 第27页 |
5、到 | 第27-28页 |
6、至 | 第28页 |
7、及至 | 第28-29页 |
8、及 | 第29页 |
9、临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表凭借 | 第30-37页 |
1、以 | 第30-31页 |
2、凭 | 第31页 |
3、用 | 第31-32页 |
4、论 | 第32-33页 |
5、据 | 第33页 |
6、依 | 第33-34页 |
7、照 | 第34页 |
8、把 | 第34-35页 |
9、将 | 第35-36页 |
10、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表原因、目的 | 第37-40页 |
1、为 | 第37-38页 |
2、因 | 第38-39页 |
3、缘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表对象 | 第40-50页 |
1、与 | 第40-42页 |
2、于 | 第42-43页 |
3、同 | 第43-44页 |
4、共 | 第44页 |
5、替 | 第44-45页 |
6、在 | 第45页 |
7、到 | 第45页 |
8、除(了) | 第45-46页 |
9、被 | 第46页 |
10、教 | 第46-47页 |
11、叫 | 第47-48页 |
12、对 | 第48页 |
13、比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