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表目录 | 第16-18页 |
图目录 | 第18-19页 |
1 绪论 | 第19-3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6页 |
·外包、服务外包 | 第21-24页 |
·制度 | 第24-26页 |
·生产率效应 | 第2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27-30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30-3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1-50页 |
·外包发展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31-37页 |
·外包兴起的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有关发包方和接包方的理论 | 第34-37页 |
·外包发展制度因素的研究 | 第37-40页 |
·理论研究 | 第37-38页 |
·实证研究 | 第38-40页 |
·外包的生产率效应研究 | 第40-48页 |
·基于产业层面的外包的生产率效应 | 第40-43页 |
·基于企业层面的外包的生产率效应 | 第43-46页 |
·国外研究外包的生产率效应的方法 | 第46-47页 |
·国内关于外包生产率效应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3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与生产率:一般性概述 | 第50-59页 |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概况 | 第50-53页 |
·服务外包的制度环境概述 | 第53-56页 |
·服务外包对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4 服务外包的制度环境: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 第59-81页 |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制度的理解 | 第59-66页 |
·关于产权与交易费用的理论基础 | 第59-61页 |
·国家理论基础 | 第61-62页 |
·意识形态理论基础 | 第62-63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63-65页 |
·制度变迁的模式、时潘和路径依赖 | 第65-66页 |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服务外包制度环境解读 | 第66-72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产权制度环境 | 第66-68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国家或政府的法律及政策制度环境 | 第68-70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非正式制度环境 | 第70-72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变迁的机理 | 第72-79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 | 第72-74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变迁的路径 | 第74-75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变迁的效应 | 第75-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5 服务外包的制度环境: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81-93页 |
·制度环境因素变量 | 第81页 |
·数据与样本 | 第81-82页 |
·服务外包制度环境因素实证分析 | 第82-91页 |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82-84页 |
·Hausman检验和F检验 | 第84-87页 |
·模型回归 | 第87-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6 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理论分析 | 第93-101页 |
·服务外包影响生产率的机理 | 第93-97页 |
·服务外包影响生产率的实现路径 | 第97-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7 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 | 第101-123页 |
·模型和基本假定 | 第101-103页 |
·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模型 | 第102页 |
·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 | 第102-103页 |
·数据序列的构造说明 | 第103-109页 |
·产出指标 | 第104-105页 |
·资本数据指标 | 第105-106页 |
·劳动指标 | 第106页 |
·外包率指标 | 第106-109页 |
·使用(CES)生产函数计算外包的生产率效应 | 第109-111页 |
·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使用(TRANSLOG)生产函数计算外包的生产率效应 | 第111-122页 |
·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 第115-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8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 第123-135页 |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 第123-124页 |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生产率效应的视角 | 第124-129页 |
·服务外包的“低端化”抑制了技术外溢效应 | 第124-128页 |
·服务投入的“内部化”制约了成本降低和专业化分工效应 | 第128页 |
·服务外包的“滞后化”阻碍了产业升级效应 | 第128-129页 |
·制约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原因分析 | 第129-134页 |
·产权制度障碍 | 第129-130页 |
·法律制度缺陷 | 第130页 |
·支持政策缺陷 | 第130-131页 |
·非正式制度环境的影响 | 第131-134页 |
·小结 | 第134-135页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35-138页 |
·研究结论 | 第135-136页 |
·政策建议 | 第136-137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2页 |
作者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