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1 导论 | 第13-2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关键概念的论述与界定 | 第15-20页 |
·创业风险投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企业价值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研究目标、框架与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4-46页 |
·风险投资筛选企业的机制机理 | 第24-28页 |
·风险投资筛选企业(家)的评价标准 | 第24-26页 |
·风险投资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比较 | 第26-28页 |
·风险投资的契约设置 | 第28-33页 |
·风险投资条款的理论解释 | 第28-32页 |
·风投契约条款的实证研究 | 第32-33页 |
·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 | 第33-39页 |
·风投参股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机制机理 | 第33-36页 |
·风投参股对企业上市首发折价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风险投资退出行为及其对企业的长期影响 | 第39-44页 |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与退出时机 | 第39-43页 |
·风险投资退出行为与企业中长期绩效的关系 | 第43-44页 |
·小结与评论 | 第44-46页 |
3 风险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发掘与评估 | 第46-78页 |
·信息不对称、投资风险与企业价值发掘 | 第46-47页 |
·中小创业企业融资:银行贷款与风险资本的比较 | 第47-55页 |
·博弈模型的设定 | 第48-49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最大化问题的提出 | 第49-51页 |
·模型的均衡解 | 第51-53页 |
·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与启示 | 第53-55页 |
·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价值的评估 | 第55-76页 |
·风险投资契约条款设置的动因 | 第55-56页 |
·阶段投资条款 | 第56-60页 |
·联合投资 | 第60-65页 |
·可转换证券:控制权的相机转移下的最优收益分配 | 第65-69页 |
·估值调整机制 | 第69-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4 风险投资家、创业企业家与企业价值提升 | 第78-103页 |
·风险投资直接提升企业价值:投资后管理 | 第78-82页 |
·投资后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 第78-79页 |
·投资后管理的内容与实现方式 | 第79-82页 |
·风险投资持股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82-88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82-84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84-85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85-88页 |
·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首发折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88-101页 |
·理论假设的提出 | 第88-90页 |
·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第90-94页 |
·有、无风投持股公司的发行定价水平比较 | 第94-95页 |
·风投市场力量功能及其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95-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5 风险投资、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与企业价值的市场化 | 第103-132页 |
·风险投资退出行为及其现实意义 | 第103-106页 |
·风投退出的概念与定义 | 第103-104页 |
·风险投资退出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第104-106页 |
·风险投资退出行为的决定机制 | 第106-116页 |
·金融市场类型与风险投资退出模式 | 第106-108页 |
·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与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比较 | 第108-112页 |
·风投退出方式的决定机制研究 | 第112-115页 |
·信息不对称与风投投资持有期研究 | 第115-116页 |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决定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116-125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117-119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119-121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21-125页 |
·风险投资退出时机选择的实证研究 | 第125-130页 |
·理论假设 | 第125-127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127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27-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7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32-133页 |
·政策建议 | 第133-134页 |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134-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