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文学史、文学思想史论文--近代(1640~1917年)论文

东亚文学的近代化研究--以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3页
绪论第13-25页
 一、韩中日东北亚三国近代文学的范畴及过程第13-17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7页
 三、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简要概述以及研究现状第18-24页
  (一) 中国的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比较研究第18-20页
  (二) 日本的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比较研究第20-21页
  (三) 韩国的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比较研究第21-24页
 五、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24-25页
第一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近代文化接受比较第25-55页
 一、家庭、时代、社会的背景第25-31页
  (一) 鲁迅的生平第25-27页
  (二) 李光洙的生平第27-29页
  (三) 夏目漱石的生平第29-31页
  (四) 小结第31页
 二、教育与东西方文化撞击第31-40页
  (一) 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与初期文学观的确立第31-34页
  (二) 西方近代文化的接受与文学观的变化第34-39页
  (三) 小结第39-40页
 三、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近代文学观第40-55页
  (一) 鲁迅的近代文学观第40-45页
  (二) 李光洙的近代文学观第45-49页
  (三) 夏目漱石的文学观第49-53页
  (四) 小结第53-55页
第二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的近代化人文内涵比较第55-79页
 一、反封建、反儒教的近代化思想比较第55-66页
  (一) 鲁迅与反儒教、反封建思想第55-58页
  (二) 李光洙与反儒教、反封建思想第58-61页
  (三) 夏目漱石的传统思想第61-65页
  (四) 小结第65-66页
 二、国民性改造的近代化思想比较第66-79页
  (一) 鲁迅的国民性改造第66-70页
   (1) 《文化偏至论》与国民性改造第66-68页
   (2) 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实践第68-70页
  (二) 李光洙与国民性改造第70-74页
   (1) 《改造》、《民族改造论》与国民性改造第70-73页
   (2) 李光洙小说中的国民性改造实践第73-74页
  (三) 夏目漱石与国民性改造第74-78页
   (1) “自我本位”与对明治文明社会的批判第74-76页
   (2) 夏目漱石小说中的文明社会批判实践第76-78页
  (四) 小结第78-79页
第三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中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近代化比较第79-124页
 一、农民形象塑造近代化比较第79-90页
  (一) 鲁迅小说《阿Q正传》、《故乡》、《祝福》、《离婚》、《风波》与农民形象第79-82页
  (二) 李光洙小说《再生》、《三峰家》、《土地》与农村近代化第82-87页
  (三) 夏目漱石小说《心》中的农村青年问题第87-90页
  (四) 小结第90页
 二、知识分子形象塑造近代化比较第90-110页
  (一) 启蒙性的知识分子形象第91-99页
  (二) 彷徨的知识分子形象第99-109页
  (三) 小结第109-110页
 三、新女性观形象塑造近代化比较第110-124页
  (一) 鲁迅的女性观-以《伤逝》和《离婚》为中心第111-113页
  (二) 李光洙的新女性观-以《无情》和《开拓者》为中心第113-120页
  (三) 夏目漱石的新女性观-以《草枕》、《三四郎》为中心第120-122页
  (四) 小结第122-124页
第四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小说文体革新近代化比较第124-150页
 一、叙事方法近代化比较第124-127页
  (一) 鲁迅的近代化叙事方式第124-127页
   (1) 鲁迅小说的叙事视角第124-125页
   (2) 鲁迅小说的“回乡”叙事第125-126页
   (3) 鲁迅小说的“对话”叙事第126-127页
 (二) 李光洙的近代化叙事方式第127-130页
  (1) 李光洙小说的叙事视角第127-129页
  (2) 李光洙小说的“对话”叙事第129-130页
 (三) 夏目漱石的近代化叙事方式第130-134页
  (1) 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视角第130-133页
  (2) 夏目漱石小说的以“都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第133-134页
 (四) 小结第134-135页
 二、文体近代化的特征第135-142页
  (一) 鲁迅与白话文第135-137页
  (二) 李光洙与文言一致新文化运动第137-139页
  (三) 夏目漱石与文言一致体第139-141页
  (四) 小结第141-142页
 三、在艺术上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的影响关系第142-150页
  (一) 夏目漱石对鲁迅的影响关系第142-145页
   (1) 余裕小说第142-143页
   (2) 讽刺和幽默的谐趣风格第143-145页
  (二) 夏目漱石对李光洙的影响关系第145页
  (三) 鲁迅对李光洙的影响关系第145-148页
  (四) 小结第148-150页
第五章 鲁迅、李光洙、夏目漱石小说近代化的艺术地位比较第150-170页
 一、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较第150-157页
  (一) 鲁迅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第150-153页
  (二) 李光洙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第153-154页
  (三) 夏目漱石的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第154-157页
  (四) 小结第157页
 二、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影响比较第157-170页
  (一) 鲁迅的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研究及影响第158-161页
  (二) 李光洙的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研究及影响第161-165页
  (三)、夏目漱石的对东北亚文学史上的研究及影响第165-169页
  (四) 小结第169-170页
结语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6页
在学期间公幵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76-177页
后记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河干流输沙水量研究
下一篇:人居环境视野下的户外游憩供需研究--以大连市为例